希罗多德(希腊语:ΗΡΟΔΟΤΟΣ),公元前5世纪(约前480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Ἱστορίαι)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全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塔西佗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塔西佗(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续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造诣,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白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连续完成所著史乘,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爱德华吉本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是近代英国精彩的历史学家,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的作者,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期史学的卓越代表。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村落夫,世称涑海军长西席。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毅刚烈不阿;干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敷,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养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汤因比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晚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力,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天下各个紧张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当代学者最伟大的造诣”。由于他的伯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德·汤因比,为了区分两者,人们常日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稠浊。
费正清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国籍,盎格鲁-撒克逊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于美国剑桥,享年84岁。是哈佛大学终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不雅观察家,美国中国近当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央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主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
白鸟库吉
白鸟库吉,日本东洋史学界泰斗,日本东洋史学东京文献学派创始人,北方民族、西域史、朝鲜史、中国神话研究的开拓者。生平在人种、言语、宗教、历史,民俗,神话,传说,考古等领域贡献颇多,世有日本近代东洋史学界的“太阳”尊称。
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诲家,中心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末了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陈寅恪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当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措辞学家、墨客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墨客。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