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尺牍用品

连续讲尺牍,四,尺牍用品。
写信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大家都有写信的须要,以是尺牍用品也是一个很大的家当,品种很多,但分类一下,紧张便是信纸和信封。

信笺纸的书写格局图片_信笺有哪些八行笺画笺拱花什么是方胜信件 学术范文

4.1 信笺

古人称信纸为信笺,\"大众笺\"大众为什么属于竹部呢?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笺》说:\公众古无纸,专用简牍,简则以竹为之,牍则以木为也。
\"大众康成(郑玄字康成)每条自出己说,以片竹书之,而列毛公之旁,故特名笺。
原来《诗经》有鲁国毛亨所传本,郑玄有自己的理解,他写在小竹片上,系于毛享所传之旁,称之为笺注。
这么来说,所谓\"大众笺\公众,当初便是小竹片。

我读书也会写下自己的见地,不是写在书上,而是写在小纸条上,夹入书中相应的那一页。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一则保持了书本的干净,二则找数据不必翻书,翻书一页页找相称麻烦,有纸条只要看上面的字,速率大为提高。

后代笺注是直接写在书中,如这本《楚辞笺注》,

虽然叫\"大众笺注\"大众,实际上没有\公众笺\"大众。

《梦溪笔谈》记载:

·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 所谓右文者,如\"大众戋\"大众,小也;水之小者曰\"大众浅\公众,金之小者曰\"大众钱\"大众,歹之小者曰\公众残\"大众,贝之小者曰\公众贱\"大众。
如此之类,皆以\"大众戋\"大众为义也。

这是说部首常常在左边,部首可说是分类,王圣美把稳到右旁也故意义,如\公众戋戋\公众是浅小,如果右旁涌现\"大众戋\"大众那这个东西都是小的、浅的、薄的。
\"大众戋\公众是竹子头下面加了\"大众戋\"大众,这便是一小张纸。
\"大众信笺\"大众这名字便是这样来的。

古时候的信纸,大约都是一尺高,是非有所不同。
王羲之没有真迹留存至今,后代钩摹本不是原来的信纸。
现在可见最早写在纸上的信,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这张信纸上面没有朱丝栏或花纹,是素纸。

李柏文书也是这样,写在普通的麻纸上,

两封信均高23厘米,大致即是晋代的一尺。

有关各时期的信笺,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说:

· 书笺花样多端,大约起于唐、宋,所谓衍波笺、浣花笺,今皆不传。

唐宋的信件,只留下一些名称,实物没有传下来。

衍波笺出于萧贯梦中所见,当然没有传的,现在市情上的衍波笺只是借用这个名字。

浣花笺指唐代薛涛笺,详细做法至今不是很清楚。
薛涛故居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故名浣花笺。
历史记载她所制是诗笺,当然也会通过邮递送给远方的人。
她的制笺工艺相称成熟,但没有遍及,一样平常人不会做。

钱泳连续说:

· 每见元、明人书函中有印花、砑花精妙绝伦者,也有粗俗不堪者,其纸虽旧,花样总不如近今。

钱泳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卒于道光二十四年(1759-1844),以是他说的\"大众近今\公众,该当指乾隆、嘉庆、道光三朝。
到清中期,书笺制作达到高峰,非常精美。

我们看到宋代书信大多数还是用白纸,

如苏轼,苏东坡。
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宋四家的尺牍,便是写在白纸上的。

前些年拍卖场中以4100万成交的曾纡《人事帖》,也是素纸。

曾纡伯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局事帖》拍出2.07亿公民币,这也是一封信,用纸很普通。

后来背面被人用作印《三国志》用纸,当时公府中的废纸,常常被人买去印书。
以是我们瞥见这信纸上有书影,并不是原来信纸上有。
从苏黄米蔡和二曾的信件来看,宋代写信还是以白纸为主。

有没有用印花笺的呢?台北故宫藏有南宋张即之一封信,写在一张印花笺上,

上面有图画(荷花、流水等等)。
很显然这种印花笺不会只印一张,而要印的多,那意味着当时已经有这样的专业作坊,当然也一定有一个相应的市场需求。

到明清就不同了,文人雅士普遍利用水印的笺纸。

· 自乾隆四十年间苏、杭、嘉兴人始为之,愈出愈奇,争相角胜,然总视画工之利害,以定笺之高下。
花样虽妙,纸质粗松,舍本逐末,可发一笑。

好的书笺,一是要纸质好,这是根本。
二是要画工好,现在来说便是设计好。
信笺制作北京相称早,苏杭一带制造笺纸,始于乾隆四十年后。
这是信笺发展的大致情形。

八行笺

最大略的水印信笺是八行笺,起源很早。
《后汉书·窦融传》李贤注引《与窦伯向书》曰:\"大众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畅何量,见于面也。
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
\公众这是最早有关八行信笺的记录。

信纸有八行是连续折半三次的结果,我在前面讲折纸时提到,这是最为方便、最自然的折法。
这一习气形成后代广泛利用的八行笺。
近代印刷的八行笺有两种,一是整纸八行,另一种是信纸上有一框,框内分为八行,也便是留出了天地头和旁边边,形成圈档。

这里说一下八行笺的用法。
一种是老诚笃实写在网格线中间,那便是八行,如清代李钟豫这信,

这样写八行效果是比较密集的。
如果有一个人,全部写在行在线,那就只有七行,行距还是和八行一样的。
比较宽疏的写法是,第一行写在在线,第二行就写在行间,这样行距就增加了,看起来比较宽松,每每只写六行。
如果字不多,就可以用宽疏的写法。

你看林森这封信,只有寥寥几句话、四十多个字,如果密集书写,三四行就可以写完。

疏的写法,第一行在行间,第二行写在行线,或者反过来也可以,第一行写在在线,第二行写在行间,这样确定了行距,后面依照这行距大致写下去就可以了,你看这信只写了六行,恰好用完一张纸。

六行私人信笺

清代私人信笺,后来的八行笺设计变革很大。
如汪学金致老师这信,虚白斋制品,是六行的,周围围以花边。
行数少,用纸就多,原信有四页。

五行私人信笺

还有五行的,也是虚白斋出品。
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思想是差不多的,八行笺的粗线赤色边框,改为花边,框等分行,从八行改为六行、五行。

当时全国生产笺纸的店极多,虚白斋在杭州青云街,老板姓许。
由于绅士梁同书写信,非虚白斋笺纸不书,以是带旺了虚白斋的笺纸买卖,一时熙熙攘攘。

这是晚晴大臣潘祖荫用笺,

我们看到,这笺纸不但染色,而且行在线加了图案,可谓是八行笺和画笺之结合。

画笺

纯挚的画笺,那是删除了网格线,笺纸上只有一幅淡淡的画,如上海朵云轩的画笺。

有《红楼梦》人物,这是黛玉葬花。

还有《水浒传》人物,这是鲁智深。
打虎英雄武松。

还有一种拱花信笺,钱泳称为砑花,这是先刻好一块木版,然后把信纸放上去。
加压压出花纹,不用颜色。
如朵云轩出版的龙笺,便是拱花信笺。

猛一眼看上去,彷佛看不出什么。
它左下角砑有一条龙,放大点可以看到。

清末民初文人自己设计笺纸非常普遍,当时印刷本钱也不贵。
有些人不止一种,俞樾笺纸多达十几种。

这是个中之一,背后的图案是\"大众曲园龟龄\"大众四个字,奥妙地组成一个拄杖老人。

现在也有印刷笺纸的厂家,你可以找找。

要把稳的是,郑逸梅《尺牍丛话》说:

· 笺纸最古雅者,厥维水印,若赤色之行条,一经装潢,辙漫漶不可整顿,致一片模糊,殊不雅观观不雅观,作书者不可不知。

有些厂用了水性颜料,会溶解于水,这种信笺装裱时,行线会漫漶乃至消逝。
但如果买现成油墨印刷的,又会不吃墨。
所有要小心选择,最好是试用一下。

4.2 信封

封套又称为\"大众函\"大众,以是一封信又称\"大众信函\"大众。

这里有一封苏东坡的信,《渡海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裱件有点奇怪,它是把三样东西裱在一起:上面是乾隆题字\公众见真率\"大众,下面是原信,那中间这一条横放的是什么呢?

我把这一条横放的纸条转正,这下看清楚了,苏东坡写:\"大众手启梦得秘校\"大众,这是收信人。

最下面有\"大众轼谨封\公众三个草字。
原来该当是贴在信封上的,或者是直接写在信封上,给收藏者剪下来了。
但我们瞥见当时信封上会写点什么,实在是非常宝贵的数据。

这里顺便提一下,\"大众轼谨封\"大众第二个字,故宫网页上没有读出来,作\"大众轼[ ]封\公众,空着,这是比较谨慎的做法。
内地网页上释文普遍删除了这个括号,作\"大众轼封\公众,彷佛没有瞥见这个字,这样做法不大好。

\"大众谨\"大众字草书比较难认,但几本名帖中都有,并非冷僻,学草书这几本帖是必临的,跳不过的。

旧时中式信封的写法,是分三行,跟东坡写一行不同。
收信人姓名称呼写在中间红框中,把稳邮票是贴在左上角的,由于下款低于中线,左上角有空位。

如郭沫若这信封,便是很标准的写法。
左边寄信人地址\公众中国科学院\"大众是印刷的,没有空位,

\"大众郭\"大众字就只好直接写在地址上了。
这是设计信封时没有想严密。

写信封为了防人修正,不要用铅笔,也不要用红墨水,用红墨水写信、开信封是表示绝交的意思。
寄空缺信也是绝交的意思:\"大众我跟你没话可说\"大众。

这是弘一法师的,

复书地址省略了,也可能写在信中。

如果对方地位崇高,可以把他的名字写得高于红框。

内详

不想给人瞥见寄信人是谁,可写\公众内详\公众。

亲启

如果写了\"大众亲启\"大众,那其他人都不能拆这封信。

面呈

托人转交的信,不必写收件人的地址,写\"大众请带交\"大众、\公众请送交\公众、\"大众请面呈\公众等,在左边写\公众某某托\"大众。
如毛泽东致宋庆龄,这是派邓颖超面交的。

折信纸也有点讲究,郑逸梅师长西席说:

· 信之折叠,易先直折,然后横折,使发展方形......

直向折几次呢?取决于信纸多长,总之折到小过信封。
由于信纸常日一尺高,以是横向只需折一次。
横向不是折半,而是天头超过地脚,称之为扣头信。

· 最忌反折,按诸旧俗,反折以是表示凶讯。
近则因信封过于薄劣,置于个中,字迹隐约可见,相率反折,成为习气,此忌亦不之拘矣。

反折便是背面向外,字迹向里的意思。

折信方法

正折字迹在外,让拆信人一眼看到,入信封时,由于封口在信封的背面,以是信纸开始的第一句话,也是向信封背面的。
这样拆开封口,一拉出来就可以读了。
以前说过,古人写信是先写日期、自报姓名,这种写法优点就显示出来,无须打开整张信纸,到末了去找写信人是谁,比较方便。

密件折法

如果不想让人一眼看到,那折信的正文要向里,便是郑逸梅师长西席说的\"大众反折\"大众,旧时是报凶讯。
除此之外,还有密件,也会这样做,以防有人隔着信封瞥见字迹,或者拆信时恰好有人在阁下。

方胜

有一种分外的折信法,称为方胜。
方胜是一种图形,在中国民间建筑、花布等常见,由两个一样大的菱形或正方形交迭组成,个中一个角在另一个的中央。

方胜形状的东西很多,这是清代中期的家具,方胜形几。

这是清代方胜形白玉笔洗。

方胜信件

把信件折成方胜形,这是情书。
《西厢记》有\"大众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后题着五言八句诗。
不移时,把花笺锦字,迭做个同心方胜儿。
\"大众先把信纸折发展条,然后四十五度折迭即可成方胜形。

尺牍就讲这些,感激。

本节要点:

· 信笺种类:八行笺、画笺、拱花。

· 中式信封的写法。

· 信纸折法和装入信封的办法。

复习思考:

· 为自己设计一张私人信笺,

□可以是八行、六行或五行,周围圈档可用花纹,或者印有书斋名等等。

□也可以是画笺,或者如俞樾隐含一句吉语。

复习思考:

· 做一个中式信封,照课程哀求开信封,折信纸,装入信封,体会个中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