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子弟们生活的空间相对封闭和简单,单位统一分配的住宅房围绕在厂周围,方圆有几公里,在这片区域内,大厂的子弟们我的地盘我做主,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

  大厂子弟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在本厂子弟学校就读,基本上都不脱离本厂的环境,并且上学期间学杂费全免。为了让孩子们继承父辈劳动光荣的优良传统、培养与厂一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吧,每所子弟学校甚至连小学都建有正规的校办工厂,并且配备2-3名原工厂的老师傅做实习老师。在每周两节的劳动课上,学校的学生们在实习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手工做一些拖拉机上的小辅助配件,孩子们拿着专用管钳,将一根根导线剪去个2、3公分,在露出的金属线头外圈包上芯片,用管钳夹紧后,拿小焊机焊接上,最后是在锡液里快速的浸一下,整个任务算是完成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导线及散发的淡淡的塑皮味儿孩子们很喜欢,一道道工序孩子们很投入、很认真地去做,一节劳动课下来,满足和成就感写在同学们的脸上,因为他(她)知道,他们干的活是与父母们的工作有联系的,从大厂门里开出的那一台台扎着大红花的拖拉机上会有他们的劳动付出。那时学校经常有外宾来参观,外宾们会到教室看学生们上课,与孩子们一起写毛笔字,尤其看到孩子们在校办工厂劳动的场景非常感兴趣,每逢这个时侯,老外们“well,good”的赞叹声、摁相机快门的“咔咔”声和散光灯“哗哗”声响成一片,孩子们则大方地以微笑回报,气氛非常的愉快友好。

大厂院的子弟生活作文 简历范文

  子弟们有个感冒咳嗽的,既可就近到本厂家属区的诊所看病,也可到不远的职工医院就诊,因此,在那个年代大型厂矿企业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作为大厂子弟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家长们因工作内容相似,彼此之间很容易沟通,邻里之间相处的也都比较融洽。由于大厂人多,居住条件普遍都不太好,有两、三家一灶的、甚至有四、五家一灶的,就是几家合用一个厨房,还有厕所。老人们和孙辈们合住一室是很普遍的现象。家里有老人的,在估摸快下班的前十分钟,老人们都会很善意地帮助邻居提前将炉门打开,烧上壶水,等邻居下班回到家时,炉膛温度已升上来,火苗热窜窜的。家里大人在厂里上班经常会有两班倒、三班倒的,为了不影响大人休息,孩子们都会很注意相约到远一些地方去玩。

  看露天电影是孩子们最兴奋的事儿了。厂家属院辟有两、三个广场可放露天电影,大概一周会放映一部大片。象《英雄儿女》、《地雷站》多次放映,可大人孩子还是百看不厌。到了放电影的日子,孩子们一放学就欢天喜地地冲回家,拿一两个小板凳,在广场中心一溜摆开占住位置,不大一会儿,幕布前面的位置就占满了,连靠边斜坡上的位置都摆满了小板凳。写完了作业,慌了忙的扒拉完饭,小伙伴们便相约着来看电影。来的晚没占住最佳正面位置的,干脆跑到幕布后面看翻电影,依然看的入神入迷。

  我就是在这样单纯、朴实和快乐的环境中与伙伴们一起长大的,厂矿大院留下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印记,带给我们富足的精神生活,如今尽管过去几十年了,但我依然常常回味我厂、我院、我儿时的伙伴及那熟悉的味道。

[大厂院的子弟生活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