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作者先容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村落夫 ,生于光州光山 ,世称涑海军长西席 。由于当时他的父亲任光山县令,因此给他起名光。在司马光六岁时,其父司马池请教读书,七岁时,不仅可以背诵《左氏春秋》,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震撼京洛的事。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毅刚烈不阿;干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敷,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养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迁生平致力于修史和从政两件大事,他的诗歌创作以抒发真脾气、真自我作为主见,他认为华而不实的诗歌是没有用处的。其余,司马光也弘扬儒术,并对儒家经义做出了很多具有首创性意义的解释和阐述。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第2页 名家点评
1、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敷以垂后。”
2、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长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3、王鸣盛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前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4、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末了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韶光啰……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华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役,真是写得神采飞扬,真切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第3页 写作背景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卖力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当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列举、数不胜数。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第4页 内容概要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便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做事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韶光先后叙次史事,每每用追叙和终言的手腕,解释史事的前因后果,随意马虎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阐述了各族公民的生活与斗争。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笔墨幽美,叙事生动,且有相称高的文学代价,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古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响了作者的政治、历史不雅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纳了批驳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主要进步。
第5页 名言佳句
1、狡兔去世,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点评:忘恩负义,卸磨杀驴,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人情常态,习认为常。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做官的,每每都有这个毛病,能够始终如一,同甘共苦的,少之又少,实属罕见。
2、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去世。
点评:见风使舵,投其所好,古往今来,都是人之常情。吴王喜好精通剑术的侠客,老百姓就都跟风学习剑术,以至于搞的个个身上伤痕累累;楚灵王喜好细腰,大臣和宫中的人就不敢多吃,乃至为了减肥而不吃,活活饿去世。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点评:要想明辨是非,就要群策群力,多方面听取别人的见地,如果偏听偏信,就随意马虎被小人迷惑,分不清是非黑白。
4、爱之不以道,适以是害之也。
点评:爱护子女,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如果办法禁绝确,溺爱娇惯,那就即是是害了子女。
5、、不痴不聋,不作假翁。
点评: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不是琐屑较量的地方,而是相互宽容、关怀的地方,很多误会、抵牾,越计较就越麻烦,但如果大家都不去管它,放一段韶光,自然就化解了。以是作为家长的公公、婆婆,就要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事情稀里糊涂地也就过去了。
6、贤而多财,折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点评:俗话说:“富贵修道难”,贤德的人,如果拥有太多的财产,就随意马虎降落积极进取的斗志;对付愚痴平庸的人,如果钱财太多,就会让他们犯下更多的差错。
7、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点评:家境穷苦,生活困难,这时候才想到,如果有个贤惠能干的妻子就好了;社会动乱,国家存亡之时,这才想到,如果有个能够安邦治国的宰相就好。
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点评:诚信是立身之本,大丈夫应如季布,一诺千金,只假如答应了别人的事,纵然给他千两黄金也不可变动。
9、城门失落火,殃及池鱼。
点评:城门看失落火了,大家都到护城河打水救火,结果水取完了,河里的鱼儿们都干涸而去世。城门失落火,表面上看,与河中的鱼儿并没有什么关系,但鱼儿却因城门失落火而去世。
10、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点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的生平,都离不开金钱,以是很多人把金钱算作人生追求的目标,乃至不惜生命,也要铤而走险。以是只要你肯出足够多的钱,就一定有人为你卖命。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供应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