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亲手杀去世了瑛姑的孩子,他便是裘千仞。
这是多么旷日持久且又刻骨铭心的仇恨啊。
如果换做我来写,真不知道该若何才能写出那种让人可以感同身受却无法用措辞来精准描述的场景。
瑛姑居然认不出仇人了,这是金庸先生长西席的绝妙之处。
她白了他一眼,心不在焉:“我怎认得这和尚?”
旁人温和地提醒:他便是你的大仇人啊。你恨了他五十年的。
瑛姑惊呆了,这才反应过来,大声尖叫:“裘千仞这恶贼,你便是尸骨化灰,我也认得出你!
”
你看,前一秒,她还认不出仇家;后一秒,急速又变成了“化成灰我也认识你”。把这种仇恨被韶光拉长的生理过程,描述的恰到好处。你无数次抱负报仇雪恨的画面,待这一天在很多年后真的来到,却有点不敢相信,却有点惊异与迟疑。
每次看到这里,就忍不住感慨:仇恨的力量,或许并没有多么强大。它也无法担保我们能永久记住一个人。
金庸或许相信,仇恨做不到的事情,爱可以做到。
瑛姑与老顽童周伯通曾经有一段爱情故事,他们也多年未见。书上说,他们“少年时分离,晚年才重会”。以是说瑛姑有多少年没有见过裘千仞,就有多少年没有见到周伯通。
这漫长的分别中,她的变革不一定就比仇人裘千仞要小。瑛姑从一个皇宫里得宠的美人,变成了半人半鬼。“一个年迈婆婆,一头白发,衣衫褴褛,容颜令人生怖”。
然而她已然认不出仇人了,可周伯通却一眼就认出了她。——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声道:“瑛姑,咱们所生的孩儿,头顶是一个旋儿呢?还是两个旋儿?”
这让人以为可笑,但笑完之后,又可能会特殊冲动:你什么都变了,变得已经没有一点点像你了,但我知道这便是你。
爱和恨,都能束缚、捆绑乃至改变一个人的生平,但是恨或容许以随着韶光趋于平淡,而爱虽埋在心底却依然生根萌芽。你不能忽略仇恨所带来人性的扭曲,蚀骨的痛彻心扉,但也不要疑惑爱的温暖以及强大的治愈力。
最动听的初遇总是有很多,很多。
一如乔峰遇见阿朱,张无忌遇见赵敏,袁承志碰着阿九,或者是李若彤、刘亦菲样子容貌的小龙女惊艳开场,让过儿移不开眼睛。再或者是段誉初次见到了惊为天人的神仙姐姐.....
初遇,总是美好故事的开端;而相逢,却是结局圆满的序章。
有一种爱,叫做我知道这便是你。
纵使相隔万水千山,纵使周遭沧海桑田,
你或许没变,或许变了,
但我没变,
第一韶光,一眼就能认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