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深圳特区成功之后,城镇化像一颗原子弹在中国大地上炸开了,作为“乡土中国”的标志——农村,逐渐被淹没在城镇的浪潮中。如今,城镇遍布中国,城镇化的冲击波仍然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冲击着残余的一个个孤立的农村。每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在感受着这股冲击波所带来的压力,感受着自己的村庄在冲击下的微微颤抖。如今已没有那个农村能够避免受到城镇的影响,它们都是城镇的腹地,是供新的城镇兴起或旧的城镇扩张的备用地。更有意思的是城镇化不仅带来了城镇用地对农村用地的侵占,而且带来了城镇化所特有的经济观念,这种观念的渗入使得土地的侵占在农民心中合理化,甚至有很多农民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村庄变成城镇。这种新的观念还使得大量的农民外流入城,让很多农村成了空壳,而更多的农村正在“乐此不疲”的重复着这种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已不再能够像以前一样自给自足了,城镇对于农村不再是无所谓的存在,而是必需的存在,是必然的依赖。城镇带来的便利和利益是改革开放前的任何一个农民都不敢想象的,它刚开始进入农村时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但当农民一经适应,就再也无法回到没有它的过去了,这种便利和利益就变成了束缚,使得农村再也离不开城镇了。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处的这种冲突与依赖并存的尴尬的境地就是我们这次调查研究的社会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到现在已有七个年头了,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推行的范围还是有限,并且政府的政策和具体的规划还在进一步的完善。这就是此次调查研究的政策背景。
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是在学校关于“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的号召下组织起来的。当然光是组织起来还不够,要想得到学校的资金支持还得和其他团队竞争,而且往年的团队做出的成果都很不错,所以这次调查活动对我们团队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
二.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到现在已有七个年头了,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推行的范围还是有限,并且政府的政策和具体的规划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仍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农村变迁的状况和趋势,以避免前进中的岔路和弯路。
我们这个团队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农村,对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所发生的变化都有所体会,但我们毕竟是学生,所看到的都是一些片段,理解也就十分片面了。我们希望对当今农村所发生的变化有一个十分全面的具体的了解,对这种变化和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一个客观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我们提出对一个具体的农村社区做一个全面的力求详细的调查。
这次调查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费孝通老先生的两部著作——《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而提出的。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老先生对解放前的中国农村所做的一个全
面的理论性的解说,虽然对现在进行农村调查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现在的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乡土色彩已经淡去。对应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字对农民已经非常重要,而且当信息化已经普及到各个村庄时,农民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农村,他们的生活必须与市民生活接轨。因此不识字不但是愚的表现,就连生活在农村也会很困难;(二)虽然道德依然是维系私人关系的重要工具,但随着打工人群在城乡之间的来回流动,城镇里的新的思想观念逐渐渗入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的开放,老一套的道德观念已经逐步风化。当新的思想观念超出传统道德的框架时,原有的礼治就不能维持现有的秩序,法律的意识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农民的观念中了;(三)当农业的种植品种及种植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已更新,当农民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已实行计划时,农村中老人的权力已经逐渐下降,他们表面上仍有尊严的地位,但实际上已经处于威而不严的境况之中。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老先生的经典著作,也是我们这次调查的主要参考文献,但我们与其研究方向上有以下两点区别:(一)《江村经济》中对开弦弓村的蚕丝业所做的调查分析,其实是对抗战前中国农村中的城镇化萌芽的调查,换句话说是关注农村如何变成城镇的问题。而我们所做的是对城镇化过程中所残留的农村的调查,关注的是农村如何维持自身的性质而继续发展下去的问题;(二)费孝通老先生对开弦弓村所做的调查更像是一个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而我们这次调查则寄希望于运用社会学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做一次更加纯粹的。
[调研农村策划书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