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曾国藩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不雅观其整顿洪杨一役,圆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圆满乎?

曾文正公断价_毛主席评点曾国藩愚于近人 独服曾文正 申请书范文

曾国藩

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5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

打倒太平天国着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
曾国藩是团练出身,团练即是地主阶级压迫农人的武力,他们见洪秀全领导一班农人革命,于他们不利,遂出去世力来打倒他。
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役,实是农人和地主的阶级斗争。

毛泽东:《纪念巴黎公社的主要意义》(1926年3月18日)(见《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35页)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浸染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繁芜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干事。
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效法,受过其人的各类影响。

毛泽东受曾国藩的影响,自少年时就开始了。
他的外婆家在湘乡,他8岁以前一贯住在外婆家,16岁时在湘乡东山高小读过半年书。
曾国藩便是湘村落夫,以一介诗人,危难之际举兵故里,率三湘子弟转战半个中国,终极降服太平军,成“同治复兴”之名将,去世后得到“文正公”这一谥号。
清政府称他“学有来源,器成远大,忠实体国,节劲凌霜”。
曾国藩平生著述颇丰,连续程朱之学,为当时人奉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模范。
他的著作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这部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远超过他的“政绩”,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因此他又被誉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末了一尊精神偶像。
这统统,对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不能不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毛泽东的小同乡,他对曾国藩也可能有某种亲切感。
而曾国藩“圣贤”(教化)“豪杰”(事功)于一身,随意马虎引起青少年的崇拜。

早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毛泽东就批读过《曾文正公全集》。
现韶山毛主席纪念馆还收藏有清光绪年间传忠书局木刻本《曾文正公全集·家书》的第4、第6、第7、第9卷,每卷的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
《曾文正公全集》中有些见地不雅观点,我们可以在毛泽东从前读书条记《讲堂录》中看到。
在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也记录了许多这方面的内容。

1915年6月25日,在致湘生信中说:“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甚至百不一成。
此言岂非金玉!

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对曾国藩磨炼身体的方法也很欣赏:“曾文正行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另一篇文章中,他称曾国藩为“吾之先民”。
文中说:“三湘七泽,惟楚有材”,“呜呼湖南!
鬻熊开国,稍启其封。
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

曾国藩曾编有一部《经史百家杂钞》,毛泽东对它评价也很高。
他认为此书“碉群籍而抱万有”,“尽抡四部精要”。
曾国藩的某些话,毛泽东认为是“金玉良言”,如他曾在致朋侪的一封信中提到了曾国藩的这段话:“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
首尾不懈,不可喜新厌旧,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生一无所成。
我平生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当翰林时,应把稳诗字,则好阅读他书,以纷其志。
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
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
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
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毛泽东常常用这些话来做自我检讨。

曾国藩不仅是一名文人,还是一名军事家,他有统率湘军清剿太平天国革命的军事活动生涯。
在作战时,曾国藩长于煽惑士兵,治军重视精神教诲,以传统的封建文化纲常伦理来教诲和维系军心,以忠义血性、亲子师友关系用将带兵,并将用人与军、政、财权合一,开近百年军阀专制的先河。
1911年,著名将领蔡锷编有一本《曾胡治兵语录》,毛泽东负责研读过这本军道理论书,汲取其精华,如爱民、爱兵、重视思想政治事情(即精神教诲)等。
例如,曾国藩曾作有《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第一扎营不贪

“曾文正公”便是在这些方面深深影响了青年毛泽东。
但毛泽东并没有勾留在“独服曾文正”的阶段,而是与时俱进,在“五四”运动中接管了前辈科学的马列主义,逐渐抛弃曾国藩的影响,发展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精彩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