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章邱县志》载:宋代范仲淹幼时由长白山醴泉寺去省亲,曾托足于此就读。
后人为了纪念他,故建祠于此,名为“范公祠”。
先人建范公祠之目的是“藉以景仰先哲,示范后世”(民国二十年《博山乡土志》)。

范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以前,清朝、民国期间曾对该祠进行过修葺,一九九四年政府又对其进行了整修,至今祠堂保护无缺。

范公祠的名言_从博山范公祠的一副楹联细读范公 求职信范文

范公祠的正门两侧有一副楹联:幼读荆山忧乐已识分先后,长居庙堂进退更须论贤愚。
此联高度概括了范仲淹少年期间曾在博山荆山寺的苦读经历和作为政治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人们欣赏范仲淹,大多是关注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造诣、业绩,殊不知范仲淹同时还有着至孝仁爱的情怀。
范仲淹从前遭遇过诸多的磨砺与弯曲,年少时并不叫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再醮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yue)”。
当知道了自己的出生后,“公感愤自主,决欲自树立门户”,从朱家辞出,“谢夫人(母亲)亟使人追之。
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27岁中榜成为进士,甫入仕途初享俸禄,范仲淹就把母亲接到了自己身边尽心奉养。
由于母亲在世时范仲淹官小禄薄,未能让生母过上富余的生活,“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来宾不重肉”,直到晚年,范仲淹还常常对孩子感叹:“吾贫时,与尔母养吾亲。
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深深地表达了对慈母的无限怀念和当时不能充分尽孝、乏资以养的愧疚之感。

其母病逝后,范仲淹在安葬母亲时,作《求追赠考妣状》一文,状中追述了母亲养育之恩,深情表达相思之苦和自己因未能报孝生母而终生引以为憾的情怀,字字句句,动情陨泪。
不推让母亲孤凄无依地独卧黄泉,在自己百年后,范仲淹伴母而葬,母子相依,永作苍冥之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最为人们熟知的名言,实在表示范仲淹精神风范的并不仅是这一句话语。
他是历史上德才和器识兼备的能臣,“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在其从政生涯中,每遇国家大事,总是年夜方直言,不平不挠,“宁鸣而去世,不默而生”。
数十年官场沉浮,内地边防,江湖庙堂,几次再三的升谪迁调,始终矢志不移。
司马光夸奖范仲淹:“天生隽贤,为国之纪。
谠言直节,奋不顾己。
”正是这正派开阔的胸襟,跌宕雄浑的气势,恰借了八百里洞庭壮阔波澜万千气候,说忧喜讲进退,浓缩了自己生平的经历与感悟,恣肆淋漓,著成名篇,让这一千古名言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