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来源,可以大致分成这么几种:
第一种,释迦牟尼亲传作品。
天下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和穆罕穆德,他们三个人在生前都没有留下笔墨,都是弟子将他们的言行集结成经文的。
释迦牟尼在活着的时候,只是口头向徒弟们说法。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认为该当把老师的教诲固定成笔墨,以便保存教义。于是释迦牟尼的亲传弟子们就聚拢在一起,大家一起把自己影象中的佛陀教诲朗诵出来,一起网络整理,变成笔墨,这便是最早的佛经。
这种聚会叫做“结集”。结集进行了很多次,之间韶光相隔良久。结集上也有一些辩论,因此这些经文的内容也很难担保百分之百的准确。
第二种,印度佛学家号称来自于佛陀、仙宫的经文。
比如说《华严经》,作者便是印度的佛学家,龙树大师。他说自己在龙宫里见到了极为精妙的经文,这些经文也是由释迦牟尼亲自诵出的。一共有上、中、下三本,龙树只带出了下本,便是《华严经》。
再比如《瑜伽师地论》,是一位叫做无著的印度佛学家,他说自己上生到兜率天宫,听到弥勒菩萨说法传下来的。
站在佛教神学的角度讲——也便是对付大部分佛教徒来说——这些经文的来历是真的,便是从龙宫来的、便是菩萨亲传的。以是龙树、无著也被认为是菩萨,而不是一样平常的凡人。
在唯物史学家看来呢,这些经文自然是那些佛学家假托神佛的名义,自己撰写的了。乃至有可能是后人撰写了经文,又假借前辈佛学家的名义,并编造了神话。
第三种,是印度佛学家的佛学论文。
前两种经文来自于神佛,因此只要信赖其来源,那么里面的内容便是不容置疑的。任何内容都该当接管。以是那些经文里可以包括神话内容。
而佛学论文就不能涉及这些东西了。论文是佛学家以学习者的身份,对佛学进行的谈论和研究。比如前面所说的中不雅观学,紧张文籍便是龙树写的《中论》。他在这本书里阐述了自己的中不雅观学不雅观点。
比较前两种,这类经文的威信性就差了一点。就像哲学名著一样,虽然是大师的作品,后人也要敬仰。但是这些不雅观点不是不能回嘴的。
第四种,是中国佛学家的佛学论文。
和上一种差不多。不过佛教是印度来的宗教,印度佛学总比中国的更威信一些。而且印度佛经有个翻译的过程,能被翻译过来的大都是质量较高的经文。而中国人的作品没有翻译的问题,谁都可以写,因此内容就更凌乱一些。水平也就有高有底。
第五种,是疑伪经。
“伪经”便是后人假托神佛或者名僧,假造的经文。“疑经”是内容可疑,但不能被明确认为是假造的经文。
汉人假借神佛的名义,写过很多伪经。比如为了迎合中国传统,汉人造过很多宣扬孝道的伪经。还有的伪经把周公、孔子等人都变成了佛教里的小神。著名佛学大师道安,就受了伪经的骗,认为老子是释迦牟尼的弟子。
有部更搞笑的伪经叫做《妒忌新妇经》,看这名字就知道内容,是利用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来威吓老婆不能太妒忌。佛教讲出家,怎么可能管家里老婆争风吃醋的事。大概是某个花心的老公编造的。
以上这些佛经,前两种的威信性最高,它们都号称来自于佛说,有着天然的威信性。至于同属于这两类的不同经文,到底哪个更威信,更可信,佛教各宗就有不同的说法了。有的教派说本宗崇尚的经文是释迦牟尼最早教诲的,最威信。有的说本宗的经文是释迦牟尼末了教诲的,以是最精湛。
在这点上,佛教和其他宗教有很大的差别。其他的天下性宗教都有最威信的经文。基督教有《圣经》、犹太教有《希伯来圣经》等、伊斯兰教有《古兰经》。虽然后来的神学家对经文的阐明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派,但这些经文的威信性是不可质疑的,是唯一威信的。但对佛教来说,虽然各宗之间一样平常不认为别宗的经文不是佛说,认为不同的经文是对同一个真理的从不同角度的阐述。但各宗所推崇的最威信的经文却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各宗公认的最威信的佛经。
佛经的另一个问题是,佛教没有《圣经》那样早早被公认为威信的、唯一的经文,而因此为佛经理论上有无数,这就给后人假造佛经留下了空子。
佛教史专家杜继文师长西席曾说过:“佛籍的产生,既不须要贤人,也无需乎天启,只要附上一句‘如是我闻’,随时随地都可以生产;至于随意改经,更是常事。”这个说法可能听上去有些夸年夜,但道理并不错。
龙树、无著号称他们所得的经文来自于龙宫、天宫,这事没人能查证,那别人就不能如法泡制吗?
梁武帝时期就有一个小女孩,常常闭目静坐。从9岁到16岁期间,她断断续续颂出了很多经文,号称都来自于上天神授,梁武帝为此还专门接见了她。她诵出的经文到底是不是来自神授,恐怕除了她本人外谁也不能验证。当时的僧人也不敢直接否定她,把她诵出的经文列为“疑经”。
以是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说法。便是说,只要理论合理,我们不用太计较这些话到底是谁说的。这是个反对威信的,很开明的学术口号。当然,论点是否站得住脚,终极的依据还得要来自于一些佛经。
关于佛经还要把稳的一点是,我们现在读到的汉译佛经,很多不是对佛经原著的虔诚翻译,而是节译、选译,也有从多处经文里摘编网络而成,乃至还有改编、删节和杜撰。因此汉译佛经和佛典原文并不一定是逐一对应的关系。
比如金庸小说《鹿鼎记》里反复提到的《四十二章经》,就没有一个梵文版的《四十二章经》与之对应,可有可能是摘抄自《法句经》,并且还经由了润色加工。
而且由于现在的梵文、巴利文佛经原文已经大量遗失落,很多汉译佛经到底有多虔诚于原著、哪些是原文、哪些是译者杜撰的,都不能严格的考证了。
现在我们明白什么叫佛经了:便是一些以笔墨写成的宗教文献。
所有关于宗教的内容都可以包含在内,包括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佛学不雅观点、戒律规章等等。学习佛学要看佛经,学习佛教的神话要看佛经,想知道哪些事情佛教禁止去做,也要去看佛经。
以是佛经更像是佛教的教材,而不像有的人理解的那样,全都是一些奇妙的咒语。
当然,佛教也有用来祈福辟邪的咒语。但大部分佛经的紧张内容不是咒语。
除了宗教仪式之外,僧人上课时念的佛经,也大都不是出于念咒祈福的目的,而是在强化、背诵佛经中的教义,是一种虔诚的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