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进

潘濬,正史有记载的汉寿第一人,生年不详,卒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
潘濬生平经历了三位老板:第一位是东汉末荆州刺史刘表,担当江夏从事、湘乡令;第二位是蜀国刘备,担当荆州治中从事;第三位是吴国孙权,军职从辅军中郎将到奋威将军,文职从少府到太常,爵位从常迁亭侯到浏阳侯。
官至九卿,爵至县侯。

格业是什么意思_汉寿历史人物汉寿历史上第一位大年夜将与重臣潘濬 简历范文

一、青年才俊,有情重义。

潘濬成名前,碰着了两个朱紫。
一个是提高他学识与能力的老师宋仲子,他“弱冠从宋仲子受学”。
[1]宋仲子是古文经学家,南阳大儒,弟子满中华,著作等身。
根据建安七子之冠的王粲的《荆州文学记官志》说:刘表“乃命五业从事宋衷(亦作宋忠,也便是宋仲子)所作文学(即儒学),延朋徒焉。
”[2]尔后宋仲子详细组织编写了教材《五经章句后定》,引进了300多个耆德故老,招收了几千逻辑学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荆州学派”。
潘濬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了宋仲子的学生。
恰好此时王粲在老乡刘表部下干事,潘濬也就有机会见到第二个朱紫—大名鼎鼎的王粲。
于是,就有了王粲对潘濬的评价:

吴书曰: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山阳王粲见而贵异之。
由是有名,为郡功曹。
[3]

潘濬为人很聪明,干事细致,回答问题能讲清道理和缘故原由。
王粲见到他后,对他特殊看重,认为它不同于一样平常的年轻人。
王粲本人也曾得到过当时才学第一的蔡邕的分外报酬与高度评价。
在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有一天,蔡府来宾盈门,听说王粲来了,蔡邕“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4]蔡邕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自己的藏书献给了王粲,从此,王粲名震朝野。
和王粲一样,潘濬也因王粲的赞颂有了很高的有名度,不到三十岁就被第一位老板刘表提拔为功曹,详细卖力江夏郡事情,也便是本传中讲的江夏从事。

由于强力反腐,威震江夏,下到湘乡担当县令。
在现在人们的眼里,三十岁旁边就成了正处级干部,可谓一名政治新星,出息无量。
在湘乡事情期间,他加强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政绩突出,名扬荆州。

曹操为了平定江南,发动了有名的赤壁大战,刘表屈膝降服佩服。
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大败,刘备盘踞荆州,潘濬迎来第二位老板刘备。
本传记载:

刘备领荆州,以濬为治中从事。
备入蜀,留典州事。
[5]

刘备得到荆州之后,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该职务是从事中最为主要的位子,彷佛像幕僚长、秘书长之类的官。
刘备对潘濬还是很信赖的,入蜀之后,留下潘濬管理州务,紧张是行政事务,军事上肯定插不上手,给关羽打工。

由于关羽缺少计策眼力,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敷,加之其刚愎自用,损失民气,苛求责罚部下,“(在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屯公安的将军傅士)仁咸怀惧不安。
”[6]加上孙权派人领导劝降,两人率军屈膝降服佩服孙权,荆州易主,潘濬面临困难选择。

江表传曰: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托病不见。
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
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不雅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
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
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
[7]

孙权夺得荆州之后,原蜀国所在荆州的将士和官吏都归降了吴国,唯有潘濬称病不与吴人见面。
孙权派人连床带人将潘濬抬到他面前。
潘濬的表现首先是对刘备有情,虽然孙权就在面前,他趴在床上不起来拜见,反而悲痛得涕泪交横,哀咽不能自己,不怕孙权怪罪。

面对潘濬的表现,大度的孙权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细语相劝,为了表示对他的亲切不直呼其名,而是叫其字,又给他做思想事情。
而且举了两个例子:“不雅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
”[8]孙权说这两个人都是你们楚国的先贤,他们原来都是楚国的俘虏,后来都成了名臣,如果你不肯归附,岂不是解释我没有古人的度量吗?又要亲近的人用毛巾帮潘濬擦干净脸。
于是,潘濬起床拜谢,归顺了孙权。
我认为这是他重义,是孙权讲情意,重义气冲动了他,当然也是明智之举,用不着给关羽陪葬。

有学者认为潘濬作为治中的任务比糜芳、士仁更大,乃至早已勾结东吴,如《三国志集解》引用王懋竑之语:

按潘濬为昭烈治中,又典留州事。
任务盖不轻矣,与士仁共守公安,士仁之叛降,潘濬岂得不知之?自典留州事而听其迎降,可乎?[9]

我以为这是无端预测,倘若潘濬先就和糜芳、士仁勾结后屈膝降服佩服,就不会有“独托病不见”,如果痛哭流涕是作秀的话,以孙权的为人作风与智商怎么会有相劝之事呢?他们忽略了关羽刚愎自用、跋扈跋扈的任务。
再者,潘濬虽为治中从事,“亦与关羽不穆”[10],和关羽搞不好关系,肯定会被边缘化,想做什么事,也只会是心有余而力不敷。

二、镇守前哨,每战必胜。

潘濬投奔孙朱门下之后,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军事。
他答应追随吴王时,并没有升他的官,还是保留了刘备封给他的治中从事的官衔,但是“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11]显然得到了重用,俨然是荆州的参谋长,抑或一位智囊。

在他生平的军事生涯中,以主帅的身份参与了两次重大的战役,由于他卓越的军事才智,高超的指挥能力,都取得了完胜。
第一次是弹压武陵郡樊伷(zhòu同胄)。
《资治通鉴》记载;

武陵部从事樊伷勾引诸夷,图以武陵附汉中王备。
外白差督督万人往讨之,权不听;特召问濬,濬答:“以五千兵往,足以擒。
”权曰:“卿何以轻之?濬曰:“是南阳旧姓,颇能弄唇吻,而实无才路。
臣以是知之者,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余自起,此亦侏儒不雅观一节之验也。
”权大笑,即遣浚将五千人往,果斩平之。
[12]

樊伷为了寄托刘备,诱使少数民族部落叛吴,有人上书要求叮嘱消磨统帅率领一万人去征讨。
孙权没有贸然决定,而是特殊召见潘浚搜聚见地。
潘浚回答派兵五千人,就足可以擒获樊伷。
孙权说你为什么如此轻敌。
潘浚回答说,樊伷是南阳的世家,颇会摇唇鼓舌,实际上没有才智和胆略。
我之以是理解他,是由于过去樊伷曾为州中的人设宴,直至中午,客人仍无饭莱可吃,十余人自己起身拜别,这也就犹如不雅观察侏儒演戏,看一节就可知道他有多少伎俩了。
孙权大笑,立即派潘浚率兵五千人前去征讨,果真将樊伷等人斩首。

凯旋归来后,潘濬被“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13]

第二次战役是征讨五溪蛮。
《三国志》记载:

五谿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濬节,督诸军讨之。
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
吴书曰:骠骑将军步骘屯沤口,求召募诸郡以增兵。
权以问濬,濬曰:“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加骘有名势,在所所媚,不可听也。
”权从之。
[14]

什么叫五溪蛮?“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
”[15]亦称“武陵蛮”,东汉至宋时对分布于今湘西及黔、渝、鄂三省市交界地沅水上游多少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
紧张从事农业,以染织著称,与今土家、苗、瑶、侗、仡佬等族有渊源关系。

关羽被杀,刘备东征之前派亲信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快意指。
”[16]蜀国章武二年(222)仲春,刘备东征吴国,武陵蛮“咸相率相应”。
[17]黄龙三年(231年),孙权令潘濬会同吕岱、吕范、朱绩等督军五万人前往弹压,经由三年战役,至嘉禾二年(234)战役结束,击毙和俘虏敌军万余人。
《资治通鉴》则说,“数年,斩获数万。
”[18]《通鉴》将战役结束记在魏明帝青龙二年(234),也是三年。
至此,五溪蛮的实力大大削弱,武陵郡又涌现了宁静和平的局势。

五溪蛮不服朝廷管束,从舜帝开始征讨,大小战役无法统计。
因少数民族地区地形繁芜,官军水土不服,一旦进入败多胜少。
潘濬理解这些情形,他便采纳稳扎稳打的方针和持久战的策略。
当步骘建议增兵的时候,潘濬以“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为由加以反对,他的见地得到了孙权的赞许,可见其作战方略的精确性,因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潘濬征伐樊伷,在汉寿留下遗迹“军山”为证:

赵一清曰:《方舆纪要》卷八十,军山在常德府龙阳县东八十里,潘濬攻樊伷时,屯兵于此,因名。
[19]

“先是,浚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
”[20]也便是说,弹压樊伷叛乱之后,潘濬就跟以前一样,和老差错陆逊一起镇守武昌。

三、忠君爱国,嫉恶如仇。

陈寿说:“潘濬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
”[21]意思是说,潘濬言行公道无私,清廉自守,遇事决议确定果敢,操守纯洁,气概耿直,具有大丈夫的品质,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潘濬的这种性情和气质的表现为一方面对贪官污吏、小人嫉恶如仇,另方面对君王、国家则虔诚诚信。

潘濬在任荆州江夏从事时不到三十岁,就崭露锋芒,以雷霆霹雳之手段,将贪赃枉法,秽乱不堪的沙羡县县长枭首示众,整肃全郡。
这位县长也算一方诸侯,官阶只会比潘濬高,而潘濬不畏强权,严格司法,足见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节概梗梗”的性情。

借人头整肃军纪的人很多,潘濬也不例外。
本传记载:

中郎将豫章徐宗,有名士也,尝到京师,与孔融交结,然儒生诞节,部曲宽纵,不奉节度,为众作殿,濬遂斩之。
其奉法不惮私议,皆此类也。
[22]

潘濬懂得打仗靠的是铁军,而铁军的战斗力来源于铁纪,铁纪来自严将。
中郎将徐宗是一位绅士,曾经到过京师,与孔融打过交道。
他的品性行为荒诞不羁,不合情理,因而他不是一个带兵的好将军。
他的部属放肆不守军纪,不遵调遣,不实行命令,而徐宗还袒护他们。
为了严明军纪,潘濬敕令,将其斩之,以儆效尤。
杀徐宗也是担有风险的,他不仅是位将军,也是一位绅士。
潘濬不怕别人议论,他是按军纪实行,并未挟私报复。

如果说对上面两人的惩罚是由于他们是已经犯了律令的坏人,那么,下面要讲的两人则是对国家起到毁坏浸染的小人。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魏国青州人隐蕃逃到吴国,上书给吴王说,我听说商纣王行为无道,微子先离开本国;汉高祖宽厚英明,陈平首先入境投靠。
我今年22岁,舍弃故土,来投靠有道圣君。
承蒙上天护佑,我已安全到达。
可我来到此地已有数日,而接待处的官员把我看作一样平常的归降之士,没有再加风雅的稽核甄别,使我的精辟见地和美好意图不能上达天听,再三嗟叹,为什么会这样!
以是不得不到宫门呈递奏章,乞蒙召见。

吴王随即召他入宫,隐蕃伸谢,回答问题和陈述时势,侃侃而谈,极善言辞,仪态从容。
侍中右领军胡综在座,吴王问他印象如何,胡综答道,隐蕃上书口气大,好象东方朔;乖巧敏捷、长于诡辩,又好象祢衡,可是才能却都比不上。
吴王又问,可以担当什么官职,胡答不可让他管理民众,暂且在京都试任一个低等职务。
吴王认为隐蕃多谈刑狱之事,就任他为廷尉监。

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多次称隐蕃有辅佐帝王之才,郝普尤其与隐蕃亲密友好,常常抱怨隐蕃屈才。
由于众人的追捧,隐蕃门前车马云集,来宾满堂,卫将军全琮以下等都爱慕交往,只有羊和宣诏郎豫章人杨迪不与隐蕃交往。
潘浚的儿子潘翥,也和隐蕃交往应酬,还赠予物品给他,潘浚听说后勃然大怒,写信责备潘翥说:

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慕善。
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
在远闻此,心震面热,惆怅累旬。
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匆匆责所饷!
[23]

用当代话说是,我受国家厚恩,志在以生命回报,你们住在京师,本应心怀恭顺,亲近贤良,仰慕善行,为什么和一个屈膝降服佩服的人交往,还送给他粮食!
我在远方听到此事,心头震撼,脸上发热,惆怅数十天。
收到信后,赶紧到信使那里接管一百杖的责罚,并急速索回赠予的物品!

当时人们都对潘浚的做法感到不可理喻。
实在,这正是潘濬行事风格,对付他所厌恶的人和事,绝不留情,才有了写信将儿子训斥一顿,并责打100杖,作的更绝的是将送给隐蕃的粮食要回来。
本来潘濬是个“老降虏”,还骂隐蕃是降虏,这不是自揭伤疤吗?大概只有揭老底方能解恨,这便是他的本性。

没多久,隐蕃在吴国图谋叛乱,因东窗事发逃走,后被捉到处去世。
对此,孙权严厉责备郝普,郝普极为恐怖,自尽身亡。
朱据被软禁,过一些韶光才被放出来。
这件事表明了潘濬有严格的善恶是非标准和识别忠奸贤愚的鉴别能力。

吕壹是孙权身边一个弄权的小人,潘濬彷佛与他是世仇一样,设计回京宴请大臣,在宴会年夜将其打杀,以身抵命,为国除奸,何其忠烈。
本传如是记载:

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
黄门侍郎谢厷语次问壹:“顾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
”厷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厷,厷曰:“得无潘太常得之乎?”壹良久曰:“君语近之也。
”厷谓曰:“潘太常常切齿於君,但道远无因耳。
今日代顾公,恐嫡便击君矣。
”壹大惧,遂终结雍事。
濬求朝,诣建业,欲尽辞极谏。
至,闻太子登已数言之而不见从,濬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
壹密闻知,托病弗成。
濬每进见,无不陈壹之奸险也。
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
[24]

吕壹操弄权柄,挑拨是非,颠倒黑白,诬告大臣,上奏审查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孙权宠信吕壹,将他们全都软禁起来。
对此,《资治通鉴》说:“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忧壹乱国,每言之,辄流涕。
”[25]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潘濬并未勾留在悲愤上,而是主动出击,上京劝谏吴王。
可到京后创造连太子多次劝谏也无效,于是一个极度的想法涌现,设计在宴会年夜将吕壹打杀,以命相抵。
由于黄门侍郎谢瞇在与吕壹的对话中透露了潘濬对他的仇恨,因此吕壹处处小心,没有参加潘濬的宴会,捡了一条狗命。
但是,潘濬并未放弃对吕壹的弹劾,他每次进朝见孙权,无不陈述吕壹的巧诈险恶。
因此吕壹受宠逐渐衰退,后来终于被诛杀。

潘濬嫉恶如仇是一种表象,骨子里是忠君爱国。
他的同寅西陵督步骘上疏曰:

顾雍、陆逊、潘濬,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课其殿最。
此三臣思考不到则已,岂敢陵暴所天乎!
[26]

《全三国文·吴文》记载有些不同:

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竭诚,夙夜競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
此三臣者,思考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陵暴所天乎!
[27]

西陵督步骘上书说,潘浚等三人身负重任,忧国忧民,志在兢兢业业,精忠报国,睡觉用饭都不安宁,思考着若何安国利民,建立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可以说是君王的心腹和肢体,国家的重臣了。
应该对他们分别委以重任,不要让其他官员监督他们主管的事情,考察他们的政绩等次。
这三位大臣有思考不到的事情就算了,他们岂敢飞扬跋扈,欺骗辜负君王呢?可见,潘濬的忠君爱国是大家有目共睹,同等认同的。

潘濬忠于吴王,不是恭顺圣意,阿谀奉迎,而是犯颜去世谏。

江表传曰:权数射雉,濬谏权,权曰:“相与别后,时时蹔出耳,不复如昔日之时也。
”濬曰:“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
”濬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权由是自绝,不复射雉。
[28]

孙权喜好射雉(野鸡)的野猎活动,潘濬多次劝谏吴王不要由于射猎而影响国家大事。
孙权平和并乐意改正地说,与你相别之后,只是偶尔出去射雉,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潘濬说,现在天下未定,有很多的军国大计须要处理操劳。
射雉不是什么急事,用于射雉的弓箭设备以及外出打猎等都是劳民伤财的有害行为。
我哀求大王为国计民生,也是为了臣的一片苦心,不要再射雉了。
潘濬出来的时候瞥见在走廊上存放着射雉用的车辆和工具,接着就亲手将用雉鸡羽毛做的车盖弄坏,孙权就戒了射雉的喜好。
潘濬将吴王的车盖弄坏,严格深究起来是一种欺君之罪,那是要杀头的,可是潘濬便是这样的任性,这正是他的真脾气。

潘濬的忠君,换来了吴王对他的信赖。
不仅两次让他充当主帅,而且对他的建议笃信不疑。
在征讨五溪蛮时,他的妻兄蒋琬担当了蜀国的大将军。
武陵太守密奏吴王:

太守卫旌者,云濬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讬之计。
旌以启权,权曰:“承明不为此也。
”即封旌表以示於濬,而召旌还,免官。
[29]

武陵太守创造潘浚的妻兄(也有人说是表兄)蒋琬担当蜀国大将军,《资治通鉴》认为是在蒋琬担当诸葛亮长史期间[30],武陵太守卫旌上奏说潘浚叮嘱消磨密使与蒋琬联系,有寄托归附的打算。
吴王说,潘浚不会做这种事。
随即封好卫旌奏章给潘浚看,还把卫旌召回,免去官职。

《三国演义》说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31]这只是小说家言。
从上面所写的潘濬的生平鏖战疆场,克敌制胜,忠君爱国,嫉恶如仇的业绩来看,历史作出了公道的评价。
赤乌二年(239),潘濬走完了不平凡的生平。

潘濬生有两子一女。
大儿子潘翥继承他的爵位,拜骑都尉。
小儿子潘秘,孙权将姐姐的陈氏女儿嫁给他,和他父亲一样,担当过湘乡县令。
“襄阳记曰:襄阳习温为荆州大公正。
大公正,今之州都。
祕过辞於温,问曰:‘先君昔曰君侯当为州里议主,今果如其言,不审州里谁当复相代者?”温曰:“无过於君也。
’后祕为尚书仆射,代温为公正,甚得州里之誉。
”[32]《元和姓纂》也有类似记载:“后秘为尚书仆射,代(习)温为公正,甚得州里之誉。
”[33]潘秘的女儿嫁给了建昌侯孙虑,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1]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7.

[2] 《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44.

[3]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7.

[4] 《三国志·王粲传》,中华书局,1971,597.

[5]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7.

[6] 《三国志·关羽传》,中华书局,1971,941.

[7]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7-1398.

[8] 《左传·哀公十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373.

[9] 《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1100.

[10] 《三国志·杨戏传》,中华书局,1971,1090.

[11]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8.

[12]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169-2170.

[13]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7.

[14]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8.

[15] 《南史·夷貊传下》,中华书局,1975,1980.

[16] 《三国志·马良传》,中华书局,1971,983.

[17] 《三国志·先主传》,中华书局,1971,890.

[18]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302.

[19] 《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1100.

[20]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9.

[21]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410.

[22]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8.

[23]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265.

[24]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9.

[25]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339.

[26]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339.

[27] 《全三国文·吴文》,商务印书馆,1999,663.

[28]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8.

[29]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9.

[30]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2266。

[31] 《三国演义》,公民文学出版社,1973,635.

[32] 《三国志·潘濬传》,中华书局,1971,1399.

[33] 《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