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笃信好学①,守去世善道②。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③。
天下有道则见④,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⑤,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原文通释]

论语勤学篇翻译_论语泰伯深信好学章解析 会议纪要范文

孔子说:“武断信念努力学习,终生坚持正义的道德操守。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
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施展抱负,政治阴郁就隐居。
在国家政治清明时穷苦而且地位低下是耻辱的,在国家政治阴郁时富有而且位高权重是耻辱的。

[注释]

①笃信好学:武断信念努力学习。
笃,武断。

②守去世善道:终生坚持正义的道德操守。
守去世,坚守到去世。
善道,正义的道德操守。

③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
邦,指诸侯国

④见:音xiàn,同“现”。

⑤焉:兼词,在那里,在那时。

[解读与点评]

本章孔子的话有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之间又有辩证的联系。

“笃信好学,守去世善道”——武断信念,努力学习,并且要终生做年夜大好人——这是做人,尤其是做君子的基本原则。
这实在谈的便是空想、信念、道德、操守。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是保全自己的策略,是处世艺术。
能做出这种选择,可以做出这种选择的人该当是具有一定实力条件,且又有聪慧的君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在“不入”“不居”“危邦”根本之上的哀求,既是处世艺术,又是做人原则,它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第11章)表述的意思相辅相成。
这里须要解释的是,孔子主见的“隐”,不是与世隔绝,而且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更有原则性;不是悲观避世,而是为了自身安全的暂时回避,是期待机遇。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则把个人的贫富成败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把原则性上升到道德层面。
“有道”便是政治清明,国家稳定,公民安居乐业,此时的“贫者”当属无能之辈。
“无道”便是统治者昏聩,政治阴郁,社会不公正,坏人专横獗,当然此时的“富者”一定不是年夜大好人。

针言“笃信好学”“守去世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出自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