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波

范仲淹,北宋著名“庆历新政”代表人物,一篇《岳阳楼记》传诵近千年。
范仲淹“忧乐天下”,其“民本思想”何时形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其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山东故乡长白山,究竟有没有对他民本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_试论范仲淹平易近本思惟的成因 综述范文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主要的思想资源,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敬天重神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
范仲淹民本思想的核心是为民,它包含着重民、爱民、养民、顺民、济民以及乐民等基本要素,其思想形成即有后期应天书院的影响,也有前期多方面缘故原由。

一、母亲谢氏对范仲淹的影响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是一位出生坎坷的人物。
范仲淹不到两岁时,丈夫范墉便去世了,其扶着丈夫的灵柩,带着襁褓中的范仲淹,远赴丈夫的故乡江苏平江府(现苏州)。
在安葬丈夫后,由于家族不对其认可,无奈寄泊于墓地附近咒钵庵中,靠替人浆洗缝补勉强糊口度日,直到平江府推官朱文翰的涌现。
朱文翰,字苑文,山东淄州长山县人,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江南平江府(今江苏吴县)推官。
召试馆职,授秘阁校理。
真宗登基,拜户部郎中。
景德初出为淄州(今山东淄川县)长史。
历盐铁度支判官,知宿州(今安徽宿县),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事,迁平江府刺史,后解组归。

朱文翰知平江府推官时,原配初氏去世,遗一子,生活需人照顾。
经人先容认识了谢氏。
值谢氏守服已满,贫而无所依,遂再醮朱文翰,待朱文翰任满后,归山东老家居住。
谢母至朱家后,上顺翁姑,下抚幼子,还要照顾朱文翰的衣食住行。
范仲淹在范母去世后,上书朝廷的《求追赠考妣状》中说的非常明白:“窃年臣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愈二十载,至于其终。
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丧明。
而臣仕未及荣,亲已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报曾无,夙夜永怀,去世生何及!

范母谢氏去世后,朝廷曾封赠范母“惠婉存诚,柔嘉秉性,腾敦断机之风、早着择邻之训”。
个中的“断机之风”和“择邻之训”,均为古代孟母的故事,而孟子的名句正是“乐民之乐者,亦乐其;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范仲淹在此根本上又予升华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

孟母和范母都是中国母亲的典范,她们不但培养孩子成人,更为天下育才。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钟化民在《祭孟母文中》说:“子之圣即母之圣,妻之圣即夫之圣。
不有三迁之教,孰开浩然之圣。
人生教子,志在青紫。
夫人教子,志在孔子。
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为丈夫者,瞻对慈颜,安可不愤然独往,必求至于孔子。
尚享!
”个中的“志在孔子”与范仲淹少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远大抱负异曲同工。

“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儿童少时的教诲,大部为母教,这是每个人生平的根本,是人生最主要的“三不雅观”成长期,每一位母亲都在默默的用自己的办法来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康健向上的发展。
而范仲淹“民本思想”的形成,与谢氏的教诲分不开,她用自己的善良、慈爱、勤恳、奉献、节俭、倔强,默默地影响着少年范仲淹,造诣了他“见金不取”的高尚品质和“施爱予人”的优秀品质。

(范仲淹画像,来源网络,侵删)

二、进士家庭文化对范仲淹的影响

很多人在强调范仲淹造诣时,鲜有人提到进士家庭对范仲淹的影响,紧张缘故原由为尊者讳,为圣贤讳,不愿提及范仲淹随母再醮的这段历史,而从范仲淹这些造诣的取得来看,又离不开朱文翰进士家庭文化的影响。
这紧张表示在三个方面:

(一)家庭文化的熏陶及师资方面的支持

宋朝,因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并成为朝廷官员的紧张来源。
宋太祖更是放宽了进士的录取限定,并亲自主持殿试。
天下文人士子欢欣鼓舞,刻苦读书,以进仕迹。
朱文翰进士出身,其自身文化本色之高和对后代的期望,都匆匆成了对朱说(范仲淹29岁前用名)和朱氏兄弟们的严格哀求。
《涑水记闻》曾有“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句,可见在求学方面,朱文翰给予了少年朱说(范仲淹)和朱说同母异父弟兄们同样的支持。

(二)名人绅士们的打仗、影响

在淄州长山期间,范仲淹打仗的名人有记载的紧张有崔遵度、张蕴、姜遵等人,朱文翰与崔遵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与张蕴同州为吏。
而与姜遵是相去十里的老乡,姜遵比朱文翰早中进士十一年。

崔遵度,原籍淄州人,曾任忠州知州,后被贬归乡,乃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善操琴。
《渑水燕谈录》记载:“崔遵度清节纯德,泊于荣利。
事太宗为右史十余年,每侍殿陛,侧身轩楹以自屏蔽,不欲当上顾盼。
其恬晦如此。
琴德尤高,尝著琴静室,每每通夕,妻、子罕见其面”。
《东轩笔录》载:“真宗为寿春郡王开府,太宗诏宰执,为朕选端方纯明、有德学无过阙臣僚二人为王友。
佥择累日,惟得崔遵度、张士逊尔。
遵度与物无竞,口未尝言是非,清洁宇靖,不喜名势。
掌右史十年,每立殿墀,身楹槛之外,以避顾眄。
善琴,得古人深趣,着琴笺十篇,鸣琴于室,妻子殆不得见,通夕只闻琴声”。
在父亲朱文翰的推举下,范仲淹拜在崔遵度的门下学习,在名师辅导下,他的琴技日益精进,并对《履霜操》情有独钟,后众人称其为“范履霜”。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咸平中,契丹举国入寇,南至淄、青。
淄川小郡,城垒不完,刺史吏民皆欲弃城奔于南山,兵马监押张蕴按剑厉声曰:‘奈何去城隍,委府库大众一溃,更相剿夺,狄未至而吾已残矣。
刺史若出,吾当斩以徇’。
由是无敢动者。
后,君为环州马岭镇监押,虽处穷塞,犹建孔子祠,刻石为之记。
庆历中,范文正公过其地,书其碑阴以美之。
其子揆、倓以文学才行有名于世,皆登侍从”。
在淄州期间,朱说认识了淄州兵马监押张蕴的两个儿子张揆、张倓,范仲淹与张揆同龄,渐成心腹好友,因父辈同州为官的缘故原由,范仲淹有幸向张蕴学习剑术。
后范仲淹携琴剑游历关中,便是在两位老师教导下,所习技艺之得。

(范公堤遗址)

宋史《姜遵传》记载:“姜遵字从式,淄州长隐士。
进士及第,为蓬莱尉,就辟登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右军巡判官。
有疑狱,将抵去世,遵辨出之。
迁太常博士,王曾荐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
知吉州高惠连与遵有隙,发遵在庐陵时赃事,按验无状,犹降通判延州。
复入为侍御史、判户部勾院。
利州路饥,以遵为体量安抚,迁知邢州。
仁宗登基,徙滑州,为京东转运使,徙京西。
未几,以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建言三司、开封府日接来宾,废事,有诏禁止。
历三司副使,再迁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
奏罢咸阳富民元氏岁贡梨。
召拜枢密副使,迁给事中,卒。
赠吏部侍郎”。

范仲淹考取学究后,曾赴十里外姜家村落拜访姜遵。
据司马光等人编撰的(涑水记闻)卷十记载:“范仲淹字希文,早孤,从其母适朱氏,因冒其姓,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
少尪瘠,尝与众客同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
异日不唯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遂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
年二十余,始改科举进士”。
如果不是父辈的交情,同为朝廷尽职,姜遵这位朝廷大员又岂会会见一名年轻学究,并置酒相待呢?

(三)资金和举荐方面的支持

读书,须要资金的支持。
不论是邹平醴泉寺的励志苦读,划粥断齑,还是应天书院的和衣而眠,都需一定的基本生活用度支持。
而这些用度的来源只能出自朱氏家族。
《事实类苑》中曾有“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依睢阳朱氏家”之句,可见在应天读书时,亦有同宗宗亲予以照顾。

长山知县韩泽,于范仲淹去世后十三年,倡修了全国第一座奉祀范公祠,在他写的《新修范文正公祠记中》:“夫公家世苏州,幼则孤弱,无父所怙,而后随其母来居兹土,留而不去,遂为邑人。
及其长也,卓有所立,村落夫奇之,尝庐于长白,日自讽诵,虽刻苦不暇,每患其寡友,一日超然遐举,四走方外,求老师巨儒,以造诣其业,不数白天大通六籍,声名倾动世。
祥符中会明天子诏天下举贤良者,公素擅乡间之誉,为乡大夫之所宾兴,一上而中殊科”。
如非范仲淹在“乡间”有一定名声,何来为乡大夫所推举,而考中进士,这与地方举荐人才是分不开的。

三、齐鲁地方文化对范仲淹的影响

(位于邹平长山的范公祠,来源网络,侵删)

范仲淹青少年期间发展的长山县,位于山东省的腹地,距“稷放学宫”齐国故都临淄不敷百里,距鲁国故都曲阜亦不过三百多里。
而历史上的孔子、孟子、管子、孙子……等等圣贤对山东文化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而陈仲子墓、祠距朱家一河之隔,伏生、董永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范仲淹自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始于道德学问之外,兼取经济非常之才。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些在范仲淹后来的执政中,更是表示的淋漓尽致。

四、佛教文化对范仲淹的影响

在山东期间,范仲淹亦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第一,与母亲有关。
范母谢氏当年寄居于咒钵庵中,身处困境,自然常叩拜于佛前。
而再嫁山东,生活安定后,自然戴德不雅观音救助,长期诵佛当在情理之中。
第二,与寺院有关。
宋代对寺院持保护态度,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与寺院有缘。
16岁时,朱文翰任淄州长史,母亲去博山照顾,范仲淹也到博山荆山寺读书。
21岁时前往邹平青阳醴泉寺书。
如果把范仲淹在长山县的官学,称为小学,那淄州荆山寺读书及崔遵度、张蕴的教导可以称为初中,而醴泉苦读当为高中阶段。
范仲淹为什么去寺院中读书?有以下几方面缘故原由。
一是范仲淹读书刻苦,长山县的官学及个人存书已无法知足他的须要,听说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时,不但学习六经,还把所有佛学书本通读了三遍。
二是唐末五代,很多读书人为避战火,大量迁徒到偏僻山野之中,并寄托于寺庙不雅观堂之中。
这些人自发组织起来,研习经文,建舍讲学。
而寺庙中的僧人,看中这些文人墨客的影响力,为更好的促进人文资源将来的利用,为他们建立了或书院、或经室等建筑。
而荆山寺和醴泉寺恰具备此功能,这也就有了范仲淹和刘姓同学共同读书醴泉寺的说法。
三是在醴泉寺的范仲淹,已得知自己的出生,他崇尚孟子之学,用身体的磨砺,来磨炼自己,以备将来“天降大任于斯人”。

综合以上四条,不丢脸出,范仲淹“民本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既有身边人的影响,又有环境的缘故原由,更有自已的奋进。
而后来的捍海堤,灾年大兴土木带动经济,青州命吏博州买粮……等等政绩,无不透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成为历代名宦学习的榜样。

作者简介:朱振波,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