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工作情况
1、2012年度经手供应商发票51批,7280万。结算内销发票金额9159万元。经手发票每笔均做到挂账及时,账清目明,较好完成了发票的接转和结算工作。
2、每月10日前,分物资类别和供应商名称打印代存代销结算单向供应商传真,沙石、水泥、钢材等大额代存代销物资月底20日时追加一次争取早日挂账结算,降低当月暂估额度。
3、每月末及时准确的完成了对矿结算。并在次月初核准各类数据后转报给统计员。
4、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给仓库保管员设计与完善了各类自动生成数据的电子表格,减省了人工录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杜绝了人为失误。同时统一了表格格式和供应商简称,规范了日常操作。
5、针对工作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主要是代存代销结算模式方面,随时采取了些零星措施保障了工作有序进行。
二、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1、针对结算暂估额增加的控制,仍缺乏有力措施。暂估额度由年初408万到年终757万,既有随着矿井生产建设深入,每月领用额度翻倍的客观现实,也存在细节制度的执行上要求不严,以后同事感情和工作职责要分清界限,杜绝工作上的老好人思想。每月按时要求传递系统入库的需结算。
2、作为年末重头戏的维简设备及大宗预进材料结算,因存在不出头不争权思想,没有勇于担责统筹掌握,工作作风不够硬朗缺乏力度,导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最后还是在经销部领导的大力协调下才争取了公司对新河矿列入2012年维简费用设备及大宗物资的全部内销开票。
3、工作尚需细心再细心,重要工作不是太急的不能放在晚上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做。例如10月份打印代存代销结算单时误把淄博天强红绿指示灯10个打印成15个,所幸金额不大,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后采取了补救措施。
三、几点心得与拟采取措施
结算岗位一言蔽之:“收供应商或公司发票,发票分拣,转送公司或对矿结算”,三字囊括:“收,分,转”,无怪乎同事笑言似快递公司中转站。其实工作就是在统筹上化繁为简,在执行时再化简为繁。
(一)加强供应商发票管理
2012年已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出台零星规定。2013年度工作一上手拟就3种结算模式(山能安排、集中供应和代存代销)、随票附件、开票自检三方面汇集成结算说明向供应商发放。
为杜绝供应商发票到站后漏转或超期,拟采取两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发票交接签字制度和回执单制度。设立格式统一的两本账:供应商发票签收回执单账本和经销部内发票接转本。原则上供应商发票先集中到结算员处,由结算员审核合格后给供应商开具发票回执,并及时登记建档,根据保管员业务分工向其传递,(保管员收到后入仓库台账,补齐编码,在到货验收单上铅笔写明领出情况每日班后会时与发票传递本一并交回结算员。)结算员和保管员之间以及保管员之间发票转接需在双方发票交接本上相互签字。结算员休班期间交接好两本账由科室统计员或业务员代收供应商发票。二是实行发票预警机制,结算员在经销部内部发票接转电子台账上,根据当前日期和开票日期设立90天,180天预警机制。凡保管员接手超过3天,距离开票超90天未转回结算员,予以通报;超180天造成经济损失由压票人员自付。平时提醒供应商至少每季度一次与公司对发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狠抓日常月度结算
2013年要下狠功夫降低材料暂估额度。在材料领用额度逐步增大的客观实际面前,降低暂估额度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加快结转流程,具体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争取将循环流程控制在当月发生,即当月送货当月领用当月开票当月挂账当月内销结算。二是对进入暂估的尽早结算,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催供应商早日开票,保管员根据分管物资对供应商进入暂估的跨季度未结算物资做出情况分析汇报结算员由结算员催供应商办理,另一方面要加紧催办保管员对物资公司入库物资月初盘点后及早出结算明细以出库(争取每月4日报结算员处,结算员审核无误后最晚在每月10日公司开内销发票之前向公司传真,以防重复结算)),月末保管员核实入库大额物资可领出的与公司总部对口业务人员协商确定一个基准日期后可以再做一批系统结算单以进一步降低系统库存和领料暂估。
(三)早日着手做好年末结算等阶段性工作
每季度末的内销发票必须挂票,半年度和年终盘点,以及年末结算都属于周期性强的阶段性工作。尤其年末结算13年要提前在10月份就向机电科要来调整后的维简计划,做到对未到货设备和大宗物资心中有数。同时对于材料及配件暂估继续在10月份时给供应商下通知尽量在11份开来挂账。争取12月初内销冲暂估。
四、个人在热情服务方面的承诺和保证
作为集团公司的后勤供应保障部门员工,我视供应商为上帝,视矿领用单位为衣食父母。在此承诺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向供应商吃、拿、卡、要,不刁难客户,对客户热情接待、真诚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个和谐、公平的业务环境。
20**年将面临山能进一步加大集中统管业务,年初全面启用SAP系统,下一步公司还将在目前实验的基础上推广条形码。全新的形势全新的购销方式需要我们尽早破除旧思维、扭转旧观念、早着手早探索多动脑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以较快适应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