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太祖朱元璋,大家对其滥杀元勋的行为并不陌生。可鲜为人知的是,朱元璋虽然嗜杀如命,但究其生平,却唯独对两种人不敢得罪,乃至报酬颇厚,这又是为什么呢?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众所周知,朱元璋生平出生入死才建立起大明,登基称帝后为担保大明王朝千秋万代、统治安定,实施铁腕手段,不仅打击贪官污吏,将他们剥皮充草,还对元勋宿将举起屠刀。然而,生平杀人无数的朱元璋却非常害怕得罪膳夫和栉工这两种人,他很是“高看”此两种职业。他曾郑重其事且不厌其烦地给儿子们讲解为何不能得罪他们的道理,乃至还以自身为例进行剖析,从下面这两件事情中便不丢脸出这位开国天子对膳夫和栉工重视到了何种程度。
▲秦愍王朱樉画像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大封诸王,将其十个子弟(包括九个子辈和一个侄孙)封王。八年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开始安排这些已经成年的王爷们就藩。有一天,朱元璋接到秦王府密报,上面说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在西安就藩的路上,曾因一点小事不快意就鞭打了厨子,朱元璋知道后大感恐怖,急忙铺纸提笔,亲自给朱樉写了一份敕谕,并令人急送至秦王府。
朱元璋在谕旨中写道:“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将操膳者视以平凡,是不可也”。“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这说的便是侮辱“造膳者”的危险性,他告诫朱樉,动不动就鞭打厨子,后果会很严重——虽然膳夫只是小人物,但假如他豁出命去,哪天在食品中下毒,你也就一命呜呼了,以是务必要只管即便善待膳夫。朱元璋的这番话,想来还是挺有道理的。
▲明朝天子赐宴场景复原
此事没过多久,朱元璋又接到密报,说与秦王朱樉同一年就藩的晋王朱棡(朱元璋三子)在前往封地太原的路上,也笞辱了膳夫。朱元璋当然也给晋王送去了一封敕谕。《明史·朱棡传》载,在信中朱元璋仍旧以自己为例:“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末了,朱元璋以一个普通慈父的姿态叮嘱儿子:“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汉王陈友谅称帝蜡像
从这两件事情之中,不丢脸出朱元璋虽嗜杀成性,但在心里也清楚哪些人该杀,哪些人不该得罪——像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农人军首领与胡惟庸、蓝玉等“乱臣贼子”,要想谋弑他,难度实在很大;身边的厨子要想杀他,却极为随意马虎,就算厨子不下毒,他生活得不屈安,终日心惊肉跳也能令大家崩溃。
那么为何剃头匠(栉工)也不能轻易得罪呢?细想一下就不难创造,虽然天子有数名带刀侍卫保护,但当天子理发时,栉工想要要下手还是极为随意马虎的。所以为了保命,朱元璋从不对他们说一句重话,赏赐十分优厚。
▲明代高官蜡像
这也就不难阐明,为何朱元璋的御用厨子徐兴祖、井泉二人能做到光禄寺卿的高位,御用剃头匠杜安道、洪尚不雅观也都做到太常寺卿,这些都是从三品的京卿。更难堪得的是,他们都善始善终,没有被朱元璋杀害。当然,从实质上讲,朱元璋善待这两种人,实在是其内心阴郁、缺少安全感的表现,时候想着有人弑君、篡位,终日生活在疑惑猜忌之中,倒也不免有些悲哀。
参考文献:
《明史》《明太祖实录》
微信公众号:趣不雅观历史,逐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