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的散文以轻盈的笔调写景,丝毫不著痕迹,却氤氲一种淡远、轻微而渺茫的意境,虽然写吃茶饮酒、游山乐水之类的噜苏小事,却借月色水景、疏林衰草、淡日小风抒发个人情思。

他的措辞精美典雅,讲究措辞的声韵、节律,蕴含一种可诵咏的音乐美感。
本日读他的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此》,甚感有一种人生的顿悟。
下面分享读俞平伯的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此》,充满理趣,值得收藏。

俞平伯散文全文浏览_品读俞平伯的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斯充满理趣值得收藏 职场范文

他在《中年》一文中说:“什么是中年,当遥指青山是我们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
走得近了,空翠渐减,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逝,遂坦然长住。

作者用很朴实无华,彷佛又非常平淡的口吻描述中年,把中年比作登山,上去时兴致发达,唯恐山路之长不敌脚步之健,及至走到山顶,四顾空阔,面前有一条下山的路,若论初心,感到何等的颓唐。

细细思来,人生确实如此,孩提和青年时期懵懂无知,抱负驰骋汪洋,纵横四海,等到撞断南墙,创造人已中年,转头看看,很多人会感到落寞和悲哀,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悠长,自己的脚步纵然已是匆匆一直,却离心中的梦想间隔太远。

当下隐士与上山客有时擦肩而过,彼此之间是否能相互理解,又是否能相互劝诫,大多数人只是在山顶略作徘徊就开始下山。

不过作者话锋一转,又变稍显悲哀的谈风为恬淡,愉快地说:“面前的夕阳西下,岂不是恰好的韶光,绝妙的诗情画意,又有何叹惋之有!
”于是得出结论,人生“不过如此”。

俞平伯的《析爱》一文将爱分为三类:恋爱、仁爱和喜好,他认为恋爱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如火之蓬腾,如瀑之旷达,如无量精魂之结晶,是生命的高潮。

它的特点是不顾厉害,不析人我。
他认为仁爱便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恋近乎忠(直),仁近乎恕(推),恋是凭效果结账,仁是凭存心结账。

爱是热烈而急迫,仁则是较成熟的爱恨。
喜好连在一起,但喜不是爱,只是某人好恶的表现。
以是作者总结说:“恋在乎能人我两忘,仁在乎能推己及人,喜则在乎以人徇(屈服)己。

我们生活中常常用爱这个词,实在并没有特殊把稳它们之间的差异,从作者对爱的分类来看,我们可以把稳自己的爱的分寸,既不可乱来,也不至于不懂,要能做到“恋以自律,仁以待人,喜以及物。
”若以恋待人及物就会失落去厚道,以喜推人律己就会浅薄,可见各种爱的名分很主要。

轻微阔绰的人家,谁不愿望七子八婿、儿女成行,来做庭前的点缀! 而一样平常普通人家,却不能如此,他们的不雅观念是养儿防老,不拿子弟做花草,却拿儿子做稻麦。
上一个不过是抚摸玩赏的美术品,后一个却是待他养命的实用品。

无论是什么样的爱,有总比没有好,人活一世,就要尽力地去爱人,或者须要被人爱,不然人就如草木,苟且地偷生,无意义地活着。

纵然高官厚禄,出则喷鼻香车美女,入则前呼后拥,可是又有多少至心,更谈不上真爱。
倒是普通人家,虽节衣缩食,生活清苦,但却无勾心斗角之烦心,也无选方站队之搅扰。

有爱才有幸福感,心里惦记着别人,生活有奔头,有干劲;生活中有人惦记,自己有份量,有依赖。
没有爱的生活是去世水一潭,有爱的天下犹如鲜花铺满大地,到处是妖冶的阳光,各处是活气勃勃的气候和光景。

为了爱,我们可以舍生忘去世,何况金钱和地位;没有爱,所有的名誉和权势只不过是一时的欢愉,无法长久,禁不住韶光长河的冲刷,又如腐烂的危楼,风雨飘摇,拥有越多,则越是惶惶而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