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内容。澳林老师这节课讲授的是其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这个内容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像,由此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木节课就是将这一变化规律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观察与记录)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本课设计中遵循了感知一表象一抽象一表象的认知规律,通过课前课题观测、课上观测结果展示等方式拉进地理规律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感性事物入手,学生从“立竿见影”的课题实验及一手观测数据中,逐步抽象出地理规律。
在此基础之上,又设置实际生活案例,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强调当堂落实的同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当然,木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所以依据“标准”教师制定了“通过观测小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学生经过分组讨论,能够说出并推测校园内物体正午影长在全年的变化情况;学生在明确校园内物体正午影长全年变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并运用光照侧视图等相关示意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这一教学目标。它体现了以下思想,即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紧紧围绕着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展开的思路。既要使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相对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使教学目标体现出落实课程标准的途径与方法,还要使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与整个教学过程相匹配,与板书设计相协调。教学目标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有了好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即把课堂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澳林老师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积极推进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首先是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不是靠教师讲授获得的结论。
例如:
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分别回答问题。
生:12月22日时,物体正午影长全年最长。因为在一年中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会越来越小,所以影长会越来越长。
师: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点明:从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会越来越小,是因为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距北京越来越远。
生:校园内的物体正午影长不可能为零。因为,影长若为零,光线势必直射该地,而北京在一年中不论何时都不可能出现直射现象,这是因为在一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
师:对第二位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同学们问题回答得很好,解释得也十分到位。
[总结实验收获习师:经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发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的移动情况是我们己知的知识。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积极地给学生营造“问”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促进学习过程:“为什么?“你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那是对的?”“如果……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仔细地思考他们的每一个质疑。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流程:设计问题—(呈现)遭遇问题—自我指导学习—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其中,每一环节都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或是反复执行,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贯穿于过程始终。从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是由教师发现并设计,也可以是师生共同设计。教师将问题引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教师在设计问题、启发思考时都了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问题的表述简明扼要、清晰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真实性;教师不是为问问题而设置问题,其实解决问题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能激发学习者产生更多的创造性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也体现了教学的过程与思路,在板书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方法来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融入板书设计之中。使学生将来再看到这个板书就能够回忆起这节课是怎样上的,怎样分析得出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结论的。
巧思巧算:
已知北京正午影长全年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日期,你能巧算出这两个日期上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吗?(提示:无需分别计算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