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奏上时务书原文及翻译_6句古语规语​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演讲稿范文

此句出自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是丁鸿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意思是说:在抽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随意马虎,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困难了。

丁鸿是东汉名儒,其才学品行先后得到汉明帝、章帝、和帝的赏识。
汉和帝时升任太常、司徒。
和帝虽继续皇位,但窦太后把持朝政大权,其兄窦宪官居大将军位,跋扈恣肆,欲谋叛逆。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天上发生日食。
丁鸿就以此上书天子,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导致涌现日食的不祥征兆,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汉和帝屈服丁鸿建议,撤窦宪官职并赐去世,避免了一场大祸。

这篇奏疏中有一段名言:“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人莫不忽于微细,甚至其大。
”“防微杜渐”这一针言即来源于此。

中医治病十分看重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观点。
个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治未病”的主要意义。
《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提出“治未病”的诊断方法。
《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提出“治未病”的针刺方法。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则将年夜夫分为上中下三等,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
最高明的年夜夫是治疗尚未发病之时的“未病”,次等年夜夫是治疗即将发病之时的“欲病”,最末等的年夜夫是治疗已经发病之时的“已病”。
《鶡冠子》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问其缘故原由,扁鹊说:“长兄治病,是在病情产生发火之前;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时;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

中医说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身体已受邪但还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阶段,高明的年夜夫能创造这些细微的症状,然后采取防治手段阻断其发展。
在疾病的三个阶段中,“治未病”本钱最低,也最随意马虎;“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本钱最高,也最困难。

此句话告诫我们,事情要在刚刚露出错误苗头的“未病”之时防微杜渐,阻断其发展;其次要在快要犯缺点的“欲病”之时采纳方法,立即止步;末了在已经严重的“已病”阶段,要找准“病症”,采纳有力方法,对症下药。

~02~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此句典出北宋范仲淹的《奏上时务书》,其原文为:“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又曰: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贤人当福而知祸,在治而防乱。

范仲淹在上书中,以经典格言,劝诫当时的天子明鉴福祸倚伏的关系,认为在事情未抽芽时就加以戒备,活着界未动乱时候就加以管理,才能事半功倍,天下安康。

“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这是先贤的共识。
老子《道德经》阐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提倡目光如炬、洞明深察、见微知著,在事情还没有突出或明显的时候就积极主动去做,这是一种极高的聪慧。
老子剖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其未兆、未萌、未发的极其眇小的状态,随意马虎谋划也随意马虎散失落,因此,长于创造这个“微”便是一种能力,便是一种境界。
如果这个“微”是善的、好的、积极的,就把握不失落,择善固执,从而勾引壮大;如果这个“微”是恶的、坏的、悲观的,就断然禁绝,勿使成长,防患于未然。

据《孔子家语·不雅观周》记载,孔子当年在洛邑后稷之庙堂看到的“金人铭”中,就有“焰焰不灭,炎炎如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之类的警句,小火苗不及时息灭就能燃成熊熊大火,小水流不及时堵住就可成为滔滔江河。

以上所有这些都提醒人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明察秋毫的敏锐,有未雨绸缪的方法,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03~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

此句出自宋代吕本中《官箴》一书。
原典为:“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
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其意是,长于处理事情的人,不会把聪明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竭尽全力放在第一位。
不会把事成有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欲事立,须是心立。
心不钦则

~04~

生于忧患,去世于安乐。

此句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祸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去世于安乐也。

在这篇先秦短文中,孟子开篇引用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6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起身的例子,以其大气磅礴的逻辑论证和排比论证,深刻阐发了外部环境与个人成败、国家兴亡之间的密切关系。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

《周易》记载,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因此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个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诗经》中也有“当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说,这种未临而如临,未履而如履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怖乎其所不闻”的忧患精神。

《左传·襄公十一年》亦有记载,魏绛引用《尚书》中的话规劝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防患未然,敢以此规。

“生于忧患,去世于安乐”,暗合千古兴亡之道,历史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履历和教训。
忧患意识无论对付国家,还是对付家庭和个人都至关主要,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国家方能长治久安,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家庭才能和蔼长久,个人才能持续进步。

~05~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此句出自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中的《主术训》。
大意是说聚合天地万物的力量,则无往不胜,无事不成。
联络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的聪慧是无穷的,古人以“积力”和“众智”号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思想影响深远。

“积力”和“众智”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聪慧,干事顺应客不雅观规律,尊重事物特性,发挥其上风,汇聚各方力量,则奇迹可获胜利。

唐代贞不雅观初年,李世民命令编辑《群书治要》,哀求“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专门选录了《主术训》“积力之所举”这一句作为治国箴言。
一个人的智勇每每有限,而积聚众人的力量却可以将有限扩大为无限。
《主术训》说:“任人之才,难以至治”“乘众人之智,则天下之不敷有也”。

古人凭借历史履历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扬雄在《法言》等分析了汉王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的缘故原由:“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用来批驳项羽“天之亡我”的抱怨。
刘邦的胜利在于长于采纳众人的建议,众人的建议凝聚了群体的力量。
群策群力,群策群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司马迁特意将汉初重臣刘敬、叔孙通等人的传记合写,感慨地说:“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信哉!
”《资治通鉴》也专门记载吐谷浑阿柴令诸子折箭的故事,教诲众人:“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06~

恩德相结者,谓之心腹;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此句出自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在文章开头,作者冯梦龙以春秋期间的管仲和鲍叔牙作比,称他们为古今“交情至厚”的典范,并对“相知”进行了如上阐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惠于人、德义相交的,叫做心腹;肝胆相照、心领神会的,叫做知心;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叫做知音。
心腹、知心、知音,名称虽然不同,总之说的都是朋友相知。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知音故事褒扬的正是朋友间的信义和交情。
当俞伯牙弹琴其意在高山流水时,只有钟子期“道着了伯牙的苦处”,故而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因知音难觅而断弦摔琴,终生不再鼓琴。
“恩德相结者,谓之心腹;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这样的友情来自彼此心灵深处的理解与默契,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充分信赖的根本上,人生交得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足矣。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