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26岁会试及第,开始步入官场,到63岁去世于地方任上,从政三十多年。
不论朝廷做官,还是地方外放,其忠君爱国、心忧天下的心志,始终如一。

范文正公,能被后世尊为文臣典范,必有其缘由,此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范文正公是个什么样的人_范文正公为何被后世尊为文臣典范 生活范文

一、平民出身

范仲淹先祖官至唐朝宰相,曾祖、祖父、父亲都曾在吴越国(五代十国期间十国之一,在江浙一带)做官。
父亲范墉在范仲淹一岁时因病去世,范母谢氏是范墉续弦的继室,故谢氏母子并不被范氏宗族认可。
范墉去世后,谢氏母子无法回归范家,生存没有着落,过得十分穷苦。
次年,谢氏带着两岁的范仲淹无奈再醮长隐士(今山东邹平县)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yuè)。

范仲淹

朱文翰虽也为官,却是地方小官,最高官职仅为长山县令(从八品),谢氏再醮两年后,朱文翰就任职期满,致仕还乡了。
因此,范仲淹的童年生活并不宽裕,乃至有些清苦。
范仲淹曾在醴泉寺苦读,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这便是“断齑画粥”的典故。

范仲淹在22岁得知出生后,百感交集,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书院(今商丘)求学。
在此期间,范仲淹读书非常刻苦,生活也过得十分困难。
冬天读书,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提神,饿了就喝稀粥充饥,如此昼夜不息攻读了三年多,在26岁中榜进士,生活才有所改进。

范氏家族,是官宦世家,然而,范仲淹并没有享受到范家给予的优胜生活,反倒过得困难贫苦。
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喷鼻香自苦寒来。

孟子

任何年代,嘴含“金钥匙”出身的毕竟少数,占大多数的究竟是平民百姓。
很多“寒士”从范仲淹身上看到,纵然出身贫寒,通过自身刻苦读书,完备可以改变现状、光耀门楣。

二、风致高尚

生活贫寒、母亲再醮、仰人鼻息,这些都没有让范仲淹自暴自弃,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刻苦读书,奋发图强。
发展道路上,贫穷也是一段磨砺心志的经历。
很多人在贫穷中自怨自艾,放弃改变,彻底沉沦;也有些人为相识脱穷苦,不择手段,终极走向毁灭;还有少部分人,在困难困苦中保持本心,不沉沦也不猖獗,而因此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自身努力,合法合理获取财富,改进生活。

范仲淹,在醴泉寺、应天学院求学时,常喝稀粥度日,生活困难,却从不埋怨,乃至甘之若饴。
考取功名后,不论何处为官,都能处事公道。
面对不平之事,也会敢言直谏,纵然屡次因谏言被贬,也不改初衷。
遇见贤才美玉,从不嫉贤妒能,而是热心教导,积极推举。
纵然是相斗多年的政敌,末了也能放下成见,一笑泯恩仇。

风致高尚,可以从四个方面陈述:仗义执言、敢言直谏、举贤任能、放下成见。

1、仗义执言

一群盗匪要攻打淮南,途经高邮,高邮知军晁仲约知道守军无法抵挡,就让当地富人捐献财物,前去慰劳。
盗匪很高兴,就没有攻打高邮。
此事传到京城后,朝廷非常愤怒,发起处去世晁仲约。
范仲淹却说:“若郡县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去世;但实际情形是高邮兵力不敷,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防守,这种情形下杀去世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

太后听政

1033年,太后驾崩,宋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回京,授职右司谏。
时群臣议论太后主政的过失落,范仲淹却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亦养护了天子成年,朝廷应掩其过失落,赞其美德。
”1030年,曾因天子为太后祝寿之事,范仲淹外调离京多年。
等太后去世,群臣议论太后秉政是非时,范仲淹却能仗义执言,可见其心胸宽广。

2、敢言直谏

范仲淹从政三十多年,曾有三次因敢言直谏,被贬外放地方。
梅尧臣作《灵乌赋》,劝范仲淹少管闲事。
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去世,不默而生”。

第一次,因章献太后祝寿之事被贬。

1029年,宋仁宗尚未亲政,朝政依然由章献太后主持。
冬至,宋仁宗欲率百官为太后祝寿。
时任秘阁校理(卖力皇家典藏订正与整理)的范仲淹上言:“天子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
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里手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
”晏殊(曾向天子举荐范仲淹)责怪范仲淹行事草率,范仲淹在《上资政晏侍郎书》回答:“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1030年,外调离京。

第二次,因郭皇后被废之事被贬。

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 ,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隙,力主废后。
范仲淹认为:“皇后虽有差错,然不至被废。
”因吕夷简阻断台谏章疏上奏,范仲淹率数十同寅跪伏垂拱殿,要求天子召见。
天子不见,派吕夷简出来阐明,由此可见,天子宋仁宗实在也有废后的想法,吕夷简只是顺应帝心,推波助澜。
范仲淹在殿外与吕夷简当庭辩论,吕夷简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越日,本欲再与宰相辩论,却被朝廷外放知州。

吕夷简

第三次,因供献《百官图》被贬。

吕夷简在朝为相多年,势力根深蒂固。
范仲淹向天子宋仁宗供献《百官图》,讽刺吕夷简把持官吏升迁,造就同党,任用亲信,规劝天子亲掌官员任用去留。
吕夷简不甘示弱,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终极,吕夷简势大,范仲淹被贬,外放饶州。

3、举贤任能

范仲淹身处高位后,从不嫉贤妒能,能创造人才,并给予辅导与推举。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身处高位,举贤任能,不怕后人超越,也是须要莫大胸襟与气度。

狄青,北宋一代名将,也有说是北宋第一名将。
范仲淹戍边西北时,狄青只是一个下级军官,范仲淹就对其十分看重,对狄青说:“为将者,若不知古今春秋,仅是血气之勇。
”遂教授狄青《左氏春秋》。
此后,狄青折节读书,勤学不辍,后以武将官拜枢密使(此职之前一贯是文臣担当)。

狄青

张载,宋代理学之关学创始人。
年少时,好兵法,乃至想取回洮西之地(宋与西夏边疆地,计策位置主要)。
范仲淹见其才华卓著、志向远大,为将有些可惜,就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并劝他读《中庸》。
尔后,张载遍不雅观古今经典,终有所得,遂成一代大儒。

张载

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其治下官员多被推举,此时苏麟,因在外县担当巡检,未被举荐,遂作诗一首,献给范仲淹,个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旭日花木易为春”成了千古名句。
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也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苏麟后来也得以升迁。

4、放下成见

范仲淹两次被贬外放地方,都和吕夷简有关。
1040年,西夏进攻宋国边疆,西北战事急急。
吕夷简主动对天子宋仁宗说:“范仲淹是当世贤臣,朝廷可重用之。
”遂拜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范仲淹得知是吕夷简举荐,颇为冲动,上门拜谢。
1043年,吕夷简因病辞相,又向天子举荐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后来,吕夷简病逝后,范仲淹撰文:“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
”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范、吕之争,紧张是政见不同,只要有一方离开京城,辩论就会停滞,因此,此“国争”并不涉及私仇。
这也是吕夷简为何会多次举荐,正派的范仲淹也会领情,彼此都放下成见。
南宋史学家李焘对吕夷简有较为中肯的评价:“夷简为相韶光最久,虽多次被言官弹劾,但圣眷不衰。
那些被罢免的官员,很快又会得到重用,不会彻底罢黜。
对天下大事,闪转腾挪,处置得当,很有手腕。
后卒配食庙庭,为当世名相。

三、文武兼备

范仲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上马可管军,下马能理政,真可谓文武全才。
毛主席曾评:“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
范仲淹便是这样的一个范例。

范仲淹,身处文职,在朝廷或地方,都做了哪些实事与功绩?

1、兴修水利

1021年,范仲淹在泰州西溪任职盐仓监。
西溪临接黄海,唐朝修建的旧海堤因年久失落修,多处溃堤,致使海水倒灌,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范仲淹上书陈述海堤短长,奏请重修捍海堤。
1021年开工重修捍海堤,至1026年完成,新堤全长200多里,保障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被誉为“范公堤”。

范公堤

1034年,范仲淹权知苏州。
时苏州大雨滂沱,江湖泛滥,积水无法消退,造成农田淹没,粮食欠收,百姓生存困难。
范仲淹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五河”,将积水导入太湖,再流利入海的治水操持。
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方案,为后世管理水患供应了主要参考。

2、兴办学堂

在上承朝廷的《上执政书》中,范仲淹明确提出“重名器”,即重视人才的培养,把科举以考试取人,却不在考试之前育人,比之为“不务耕而求获”,建议朝廷与地方大力兴办学堂,积极培养人才,如此,科举才能选拔出更精良的人才。
同时,把“师道(既为尊师重道,也为名师教导)”确立为教诲的重心。
学堂的传授教化内容,不仅开设儒家经典,培养经邦治国人才,也开设算学、医药、军事等科,培养专门人才。

范仲淹不论在何地任职,无不兴办学堂,广施教诲。
晚年购良田千亩,成立沈氏义庄,将良田收益归入义庄,用来帮助范氏族人子弟读书。
范仲淹对教诲的重视,与现今教诲兴国的说法不谋而合。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人的文盲比例是非常高的,政府花了极大的力气,险些在每村落每寨都建立了小学,而且是免费读书,然后又遍及到九年责任教诲,后来又大学扩招,至此,中国才能拥有大量有文化、有本色的人才,这也是国家最强大的竞争力,而不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
科技是第生平产力,而教诲便是科技进步的根本。

3、政治改革

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承《上执政书》,提出国家问题多多,须要改造。
那时,范仲淹丁忧在家,人微言轻,其改造建议书,也仅是引起了某些朝廷大员的欣赏,并未实行。

1043年,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向宋仁宗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诲、科举等方面,分别是: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限定侥幸作官和升官的路子)、精贡举(严密贡举制度)、择官长(负责考察筛选官吏)、均公田(合理分配官员职田)、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修武备(整顿武备)、推恩信(落实朝廷恩德)、重命令(严明国家法令)、减徭役(减轻百姓徭役包袱)。
这十项改革,都是针对国家真实存在的问题,天子与辅政大臣切磋后,以为都很好,下诏颁布天下,全面实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实行几个月后,政治局势大为改不雅观,但是遭到以往既得利益者的剧烈反击,诬蔑新政的声音从未间断,随着支持新政的改革派逐渐外放地方,1045年初,宋仁宗只得废除改革主见,新政仅持续了一年多。

范仲淹外放

自古至今,改革都很难得到成功,纵然改革成功,倡导改革的人也难有好结局,由于,改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最强诸侯国,但商鞅却被五马分尸。
晁错,建言汉景帝削藩,危害了诸侯利益,七王诸侯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举兵背叛,汉景帝被迫将晁错腰斩。

范仲淹,刚毅刚烈不阿,是非分明,对即对,错即错,看到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改造。
如此,就同时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碰着剧烈反扑也是预见当中。
如果改革一项一项来,步子迈小一点,新政或许能持续更永劫光。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新政失落败,范仲淹外放地方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朝廷中枢,直到去世于地方任上。

范仲淹,武能定国,并不是率军冲锋,而是运筹帷幄的儒将。
领军冲锋的文人将军,明朝的蓟辽总督谭纶算一位,读书厉害,杀人也不暗昧。
宋辽自从签订澶渊之盟后,边疆还是比较太平的。
西夏,在西北刚刚建国,开国天子李元昊想通过战役威慑宋国,顺带捞取一些好处,遂在建国的第三年,亲自领兵入侵宋国边疆。
范仲淹,便是在这种情形下,被天子从地方调回中心,不久,就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因战绩升任西北经略安抚使。
在西北三年多,范仲淹紧张做了三件事。

宋仁宗

1、屯田练兵。

改变军队旧制,部队分开演习,轮流防御仇敌,由此筛选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
建立营田制,开垦军田,办理边防军需。
提拔精良将领,如狄青、种世衡,后都成当世名将。

2、修城筑寨。

建筑大城,同时在要塞之地构筑军寨,再以大城为中央,将各军寨相连,组成一套系统性的防御工事。
至此,西夏军纵然损兵折将,也无法轻易攻城拔寨。

3、收服羌族。

以朝廷名义赏赐羌族各部,严格制订赏罚公约,至心归附的就给优惠政策,为虎作伥的就武断消灭,匆匆使羌族背叛西夏,为宋国效力。

经由范仲淹三年多的军务整治后,西北的军事防御力量大为加强,西夏军在后续的战斗中很难捞到好处。
同时,西夏海内因多年战役,生活、生产都受到极大的影响,海内经济状况加倍糟糕,李元昊无奈只能与宋国媾和。
西北边防稍定后,范仲淹重新被调回中心。

四、心怀天下

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平生易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文天祥的就义绝笔“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去世久矣!
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本日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去世。
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以是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以上几位圣贤的话语可知,读书人所追求的至高目标,并不是忠于君王,而是忠于天下,忠于国家,忠于百姓。

文天祥

文天祥被捕后,南宋降臣和元朝重臣劝降过,就连南宋屈膝降服佩服的天子也亲自劝降“你是我的臣子,我都降了,你也降了吧。
”元朝天子忽必烈三番两次劝降“你是有能力的人,在我国朝廷做个宰相吧!
”但,文天祥只求一去世,曾说“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已充分解释为救天下不怕去世的决心。

范仲淹,同样心怀天下,心忧庶民百姓。
只要有利于国家社稷,就会敢言直谏,从不惜身,纵然多次被贬,也不改本心。
范仲淹,是直臣(敢言他人不敢言),也是能臣(能成他人做不成)。
佞臣,则是谄媚迎合天子心思,纵然天子有错,也从不责怪,反而年夜声赞和。
国有直臣不亡国,家有倔子不败家。
直臣说话难听,天子也是人,也喜好听好话,以是,直臣的结局多数不好。
唐太宗,千古明君,也有好几次想干掉魏征。

兼济天下,为万世开太平,是读书人至高追求。
范仲淹从政以来,一贯走在这条路上。
范文正公,能成为文臣典范,也就不敷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