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公元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造诣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博山是范仲淹之母的家乡,范仲淹少时在此读书,为纪念他,当地人建筑了范公祠
2013年,博山区城东街道的范公祠被批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淄博范仲淹祠堂_博山范公祠传续书喷鼻香三百年 申请书范文

□ 本报 杨淑栋 马景阳

少时寄读于博山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隐士,而是苏州吴县人,那么为什么在博山这个地方建范仲淹纪念祠呢?据史料记载,博山是范仲淹之母谢氏的外家,也便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

宋咸平元年(998年)玄月十五日,年仅9岁的范仲淹随继父朱文瀚到达淄州(淄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所辖境相称今邹平、高青、及桓台、博兴部分,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宋干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住在颜神镇秋口(今属淄博市博山区),范仲淹就在秋口上学。

直到宋景德元年(1004年),朱文瀚任长山(今邹平县)县令,一家人便从秋口迁往长山县河南村落(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落),离开了博山。
但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习的地方建祠纪念。

博山范公祠位于博山区中央路东首,该祠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
范公祠旧时为范泉书院。
建国后,1953年范公祠被辟为淄博市图书馆;1991年,图书馆迁出;1994年,博山区政府重修范公祠;1995年8月,作为古迹名胜正式对外开放。

范公祠山门朝北,二进院落,依山势而建,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央的明代古建筑群。
泉北有范公亭,原筑于泉南,民国初年改建于泉北。
南有敬一堂,现为博山古今陶琉展厅。
祠内有范公塑像和大型范仲淹故事壁画。
祠后旧有荆山寺,又有巨石如坪,名“一亩石”,相传是范公晒书之处。

范公祠山门西面有石桥横跨范河,古称“荆山桥”,后人将其更名为“后乐桥”,桥名取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名句。

泉边苦读传佳话

范泉位于范公祠院中央,为长方形,长6.7米,宽5.4米,深2.6米,周护石栏,东拦板上刻篆书“范泉”二字。

昔日,泉出地表,水势涌盛,泉出贯珠,汩汩上冒,清洁透明。
《续修博山县志》载:“范泉,出荆山麓范文正公祠堂下,祠前临秋谷,涧道迥合,其泉下流入涧,平流过后乐桥上。
”清吏部尚书孙廷铨也著文曰:石梁高下,南涧北流,东泉西逝,宛成十字。

以上记载的便是昔日山城堪称一绝的“桥上流水,桥下行人”之佳景。
范泉之水,盛发之时,人坐桥上,耳听水声潺潺,乐在个中。

范公祠壁画中第二篇“泉边晨诵”正是表现了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的情节。
那时,范仲淹的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巨。
他在追忆少年生活时写道,自己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条件都是极为艰巨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
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生活了三年多。

虽然范仲淹少年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
相传,曾有人在一座灵祠入耳到范仲淹的祷问:“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
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或当宰相,或当良医,事情性子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的欲望却是相同的。
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当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反响。

上世纪80年代,范公故里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政协出专辑,事情职员曾来范泉访察,并采取了范泉照片。
先哲业绩为长年不竭的清泉,更添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

传奇母亲的影响

范仲淹不仅是一代名臣贤士,更是一个大孝子,而其发展、成才与他祖籍博山的母亲谢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范仲淹两岁丧父,守孝期间,虽然母子俩受范家排挤,生活困难,但谢氏坚持手把手教范仲淹读书,她用树枝在地上教儿子写字,还传授父亲谢东霖教她的常山战鼓鼓点,用土块演摆常山蛇阵等。

这种良好的学前教诲,为范仲淹日后成为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可以说,谢氏是范仲淹的第一任老师。

守孝期满后,年轻的谢氏冲破世俗束缚,带着范仲淹再醮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
但不久后,继父又去世,朱家人苛待范仲淹母子,范仲淹决心分开朱家,自主门户,并对母亲许下“登第来迎亲”的承诺。

范仲淹毅然离家,到应天书院读书。
他以书院为家,昼夜苦读。
据《宋明臣言行录》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每每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熬过5年苦读生涯后,公元1015年春,范仲淹以不懈的努力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不久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省广德县)的司理参军。

有了官职,按照宋代官员的俸禄制度——官佃制,范仲淹在应天府宁陵县有了领取人为的地方——职田。
功成名就,有了俸禄,范仲淹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实现自己离开长山时对母亲所说的“登第来迎亲”承诺,把母亲接到自己在宁陵的职田赡养。

公元1026年,谢氏病故,“性至孝”的范仲淹将母亲葬于宁陵职田内,并按制在此守孝三年。
范仲淹还作《求追赠考妣状》,写道:“窃念臣襁褓之中,已丁何怙。
鞠养在母,慈爱过人。
”以表追思。

博隐士推崇范仲淹不仅由于他的政治、文学造诣,更由于看重他功成名就有良心的孝道,而这也正与博山孝文化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