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何自学书法?历来学书者方法不一,亦多有成者,总结这些成功者的规律可有以下几点:

一、以先贤书论为写字依据

学写字的步调_自学书法的8个方法仅供参考 生活范文

历来书论皆是历代书家总结的履历教训,经由几百上千年的书家实践,流传于世的书论皆是经典不二之法则,以免重蹈旧辙。

二、先写字,再书法

书法的本体还是写字,刚开始入门建议从实用方向努力学习,包括汉字的基本字法、笔顺,以及书写内容的典雅畅通,艺术欣赏方面为辅切忌本末倒置。

三、临帖始终贯穿

历来书家成功者无不是临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书法之准则,笔法、结体都应有来历,方能入雅,长久不懈的临帖兼创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迹近古人的一条捷径。
当然,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书,古人石本浩瀚,需有慧眼,择优而学。

四、宜从楷书入门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得当呢?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
我以为,相对而言,楷书是根本,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善: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精确轨道。

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
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全到位,规范有致。
其点画和构造,非常风雅,最能演习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
是得法、入门的正道。
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气候稳静。
行如行,草如跑,气候飞动。
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
以是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
”唐人张敬玄乃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落节也。
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

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化的时序上,楷书是末了定型的字体,是本日我们利用最广和最遍及的字体。
我们对它的面孔更感到熟习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
而且学了立时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笔法是学书的关键

“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 《兰亭十三跋》)。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
该举其要,尽于周遭。
操纵极熟,自有奥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揖》)。
对付笔法,古人都授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由于它是书写的关键。
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厥后果大径相庭。

笔法,在利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字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
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措辞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
笔法的博识、丰富和繁芜,最不容忽略,也很费功夫。
节制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革,书写才更加生动。
若能利用自若,脱手入化,可以说就节制了书法的关键。

六、把稳修行字内功

古代书法家无不是文人,而今人“书法家”可谓泛滥矣。
学习书法到了一定阶段终极决定书者高度的还是学养,学养的丰硕与反对议此人的艺术高度。
所谓字内功是指国学、艺术等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需努力打造。

七、坚持不懈地学习

米芾说:\公众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学书不可一曝十寒,古人有日课三千之说,日日临帖更是提升自身艺术水准的必要之路。

八、迎刃而解

何绍基说:\公众书家须自主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大众。
学好传统终极的目的是要转化和活用。
这种“转化”是自然而然,迎刃而解的过程,非刻意而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