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天一阁主——范钦传》(戴光中)

范氏家训全文朗诵_文化寻根约会古今名门家训⑧范氏家训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求职信范文

1560年,明嘉靖期间一个平凡日子,在宁波的月湖畔,伫着一位身躯软弱的老年文士,眺望一湖萧瑟,喟然惆怅。

此公姓范,名钦,字东明,自27岁那年高中进士,踏上仕途。
这一年,56岁的他结束了近三十年的为官生涯,回到了家乡宁波。

从政之暇,范钦酷爱读书,为官时每到一地,都要广搜书卷。
迟暮之年,他就在这范氏故居里,建筑起图书馆“天一阁”,用来珍藏他毕生所网络的书本。

宁波向来商贾云集,“港通天下”指的是北仑港,后半句“书藏古今”,说的便是至今450余年的天一阁。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图书馆,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天下现存最古老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古今藏书之家数以千计,多传几世就埋没,为何天一阁能够保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范氏严苛家训中,包括“烟酒忌登楼”“藏书归子孙共有,非各房齐集书橱钥匙,不得开锁”,这就有了后来的“代不分书,书不出阁”一说。
还有“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子孙也不得无端入阁。
如有违背,所受惩罚是不予参与敬拜”等。

现已退休的宁波大学教授戴光中曾创作了一篇人物传记《天一阁主——范钦传》,他表示,“在我所写的著作中,这是最没把握、最费心力的一本书。
撰写的过程,也便是学习的过程,我要衷心感激传记主人公范钦,这位乡贤前辈给予我的教益,虽然时隔500年,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

解职还乡,读书郎成了藏书家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以考取功名,是古代男子最主要的志向。

范钦可不但是个藏书家。
他做官的时候,官至兵部右侍郎,差不多相称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平民百姓想要当官,大多靠考。
范钦也是如此。
而且他27岁就中了进士。

这是个什么观点呢?明朝的科举考试是非常难的,要经由好几轮考试。
要当上进士,那要通过最高级别的殿试,由天子亲自考试。
按照现在的考试流程来算,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之后还差两轮呢。

至于录取率,就更让人绝望了。
进士一样平常三年考一次,范钦那一科,全国的精英学子中,统共也就录取316个人。
个中一甲3名,便是状元、榜眼、探花;范钦是二甲第38名,便是全国第41名。
27岁就考过了最高级别的考试,还得了全国41,妥妥的登时书柜。

范钦出身贫寒,当时家族里没人当官,连书都没有几本。
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让这样的范钦取得如此造诣?答案是发奋读书。

范钦于书卷,如老饕嗜美食。
幼年时,他买不起书时就到别人家去借,借不到书就抄书。
从政之暇,范钦依旧酷爱读书,为官时每到一地,都要广搜书卷,总是非常留神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殊是历来不甚为藏书家重视或无力得到的各种地方志、正书、内部资料等。
对付那些买不到的书,他就雇人私刻,光他雇的抄手一度就有20余人。

然而,官场旋涡下总是暗潮涌动。
当时,严嵩父子当权,民生疾苦,国事日非,范钦心灰意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开始于宅东建造图书馆,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古人取名总是挖空心思,为何取了“天一”两字?

阁前有一座池塘,池名“天一池”,经暗沟与院旁的月湖通彻,以蓄水防火。
据清代学者全祖望《天一阁碑目记》称,由于范钦在刚刚培植之初,曾建一池塘于下,后来又搜集石碑刻,得到龙虎山天一池石刻。
于是,范钦便就以“天一”为此阁之名。

另一种说法是:既然是建图书馆,书纸最怕的便是火,受汉代学者郑玄表明《易经》中有“天生平水,地六成之”的启示,于是把书楼题名为“天一阁”,是为“以水制火”的意思。

家训如山,守业更比创业难

现如今,宁波天一街通底,赫然一座老宅,一对石狮雄踞两侧。
正门匾额题“天一阁”,遒劲有力,檐下所悬牌匾镌刻着同样古意苍然的“南国书城”四字,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所书。
走进大门,头戴方巾帽,身穿长布衫,右手拿书的范钦师长西席的坐姿铜像,慈眉善目地欢迎着八方来客。

岁月荡涤,有多少东西禁得住冲击?清代名臣阮元在《定喷鼻香亭笔谈》中曾慨叹:“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之家惟此岿然独存。

范钦生平为藏书呕心沥血,图书馆建成后,为了让这一楼书能够久长久长地传下去,范钦采纳了方方面面极尽周密而细致的保护方法:除了命名,在书楼布局上,他设计了“以水克火”;在书本保存上,他在书橱里放芸草防虫,在书橱底下放英石吸潮;在管理制度上,他规定“烟酒牢记登楼”,其子范大冲继续后,又定下更严苛的家训:“藏书归子孙共有,非各房齐集书橱钥匙,不得开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子孙也不得无端入阁。
如有违背,所受惩罚是不予参与敬拜”“外姓人,族中女性,不准入”……

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先容说,范钦分家产的故事,是天一阁历史上最闪光的一个瞬间,永久向后人通报着不畏困难、爱书护书的精神。

1585年,八十高龄的范钦,终于油尽灯枯。
如何请托这些浩如烟海的书卷?成了他最忧心的事情。

范钦有二房儿子,只是次子大潜早夭,留有妻儿。
反复斟酌后,范钦晚年把家产分成两份,一份是所有积蓄白银万两,另一份是天一阁和一楼藏书。
每房只能选择继续一份,继续银两的可以自由花费,继续书楼的则要永久承担起护书护楼的任务,让书楼永不分离飘泊。
大儿子范大冲领悟到老父亲的良苦存心,抢先一步选择了继续天一阁图书馆。
从此,天一阁图书馆就有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世代家规。

这场家族的护书“接力赛”整整传承了13代子孙。
范氏子弟通过严格的家规,避免了家族内部的不合,然而,外力的排斥却没那么随意马虎抗拒。

比如,清乾隆修撰《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
乾隆用来收藏《四库全书》的“南北七阁”,也借鉴了天一阁的房屋、书橱格局。

比如,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陷宁波,天一阁藏书被盗出售,后部分书本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购回。

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一文,就讲述了这座书楼风雨洗礼,饱经沧桑,可先贤和今人的努力正是为了让后代得见风晴日丽。

云端对话,三大家族图书馆签署《宁波共识》

一个家族的长盛不衰绝非有时,范氏子孙谨遵祖训,也并非真的顽迂不化。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名儒黄宗羲成为第一个破例登阁的外姓人,这是范氏子弟同等的决定。
之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

黄宗羲在后来写的《天一阁藏布告》中感慨:“常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清 黄宗羲《天一阁藏布告》

范钦第13世后人、83岁的范若章老人一贯忙于修家谱,据他透露,现生活在宁波的范氏后裔有两支:一支位于宁波西门外卖鱼桥附近的大祠堂,但其所属的后裔已失落去联系;另一支位于宁波湖西河中的小岛茂盛花园的小祠堂,昌房系小祠堂后裔,先祖便是范钦,宗族谱排行,就像一首诗,“上、邦、多、盈、若、思、久、章、兴、啟、发、亦、世、昌”,后人们亦严格按照辈份为子孙取名。

“慎终追远”,这是重修范氏昌房家谱的目的。
家谱的末端,更是告诫子孙后代不忘故土,不忘先人的艰辛。
范氏后裔子孙相互之间要保持血肉联系,相互勉励、康健生活。
同时,也希望范氏后人不断补充更有代价的笔墨、图片、影视等历史资料,使家谱更生动亲切、丰满和谐。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
岁月沧桑,具有悠久历史的图书馆愈加稀缺。

《明史稿》

今年11月18日,“Tianyi Talk:书·话——天下现存最古老三大家族图书馆云端对话”在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状元厅举行。
活动末了环节,天一阁博物院、美第奇洛伦图书馆、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共同签署了《宁波共识》,个中指出:藏书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统,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
让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文籍为数字时期的人类连续贡献聪慧,让书本连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对付范氏家族的藏书、护书故事,网上一条高赞留言是这么说的:司马迁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读书人总要像天一阁的建造者和传承者一样平常,要保有人文精神的纯粹性,不能为功利所轻易旁边。

快来报名加入浙学少年团

这次活动的详细参与办法,将延续前三季“文化寻根”——约会古本年夜师长西席、约会千年古村落、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的做法。

●第一阶段:投稿报名:即日起至2022年11月尾

●第二阶段:现场体验营:2022年12月

从学生投稿中,我们将优选出100人旁边,组成浙学少年团,有机会在节假日免费参与现场体验营活动,实地寻访这些名门家训,感想熏染历史与传承,完成一份研学报告或录一段讲授诵读视频。

●第三阶段:专家云点评,2022年12月

浙学少年团的研学报告,我们将请省内著名学者专家在特定时间走进线上直播间,对学生研学报告集中进行云点评,对评出的精良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

本文为钱江原创作品,未经容许,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统统作品版权利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法律路子深究侵权人的法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