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途汽车里,一位发高烧的战士为抱小孩的妇女让了座,那妇女不感不谢地坐下了,一副心安理得的神情。周围的乘客很感动的样子,直向那不感动的妇女递白眼,然而乘客们感动的结果是,不假思索地抢占中途空出的座位。那位发高烧的战士一直站到终点。
这便是玩弄“感动”名词的人刻意的获得。比较起来,那不感动的妇女倒显得不那么令人憎恶了。
感动到底是什么?
感动是生日的一束鲜花,是孤独时朋友打来的电话,是生病时同学们的询问;是一个眼神,下个手势,是一个微笑……
你被关爱着,被需要着,所以,你感动。
难得感动的人并非拒绝这种感受,而是他们的感受能力在长久的一己利益中悄悄蜕化了。一个心里只能存储自己的人是没有能力存储感动的。这是他们的遗憾,也是大家的遗憾。
容易被感动的人,其实是被保佑着滋养着的:你陷入了某种精神困境而不能自拔,你需要排谴心中的郁闷,你拨了一个电话,可突然记起这位异地的朋友刚刚下岗,于是你对电话的另一端说了许多违背初衷的话。而那位朋友却断定说你的情绪不好,倾诉一下或许会轻松些;从幼儿园里归来的孩子,急切地从衣袋里掏出两只小小的带着体温的梨,说是专门留给你的;你每一次唱起《牵手》;你每一次聆听《梁祝》……你感动得热泪盈眶。
心存感动的人通常被认为活得很累。他感动你,她感动你,他们都感动你,感动来感动去,你就是一厢情愿地肩负起了许多情感重负。牵挂之情,惦念之累纠缠着你,你为别人伤感着、忧郁着、烦躁着、愤慨着……永无平静。而思想就在这样的阵痛中诞生了。烦躁着,愤慨着……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在它栖息过停泊过的地方,便留下一段平静的文字,一串平静的音符,一幅平静的画面。
心存感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或者可以这样说,感动不老文学艺术不老。文学艺术家常常着意于被人们忽略的东西,他们在人们不经意间被感动又被感动,他们将无数次的感动溶入思索,升华为主题,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去感动更多的人。
在这个人类情感渐渐淡化的世界上,心存感动的人总是以近乎固执的执着找寻感动的绿洲。因之,他们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不会抓住高人的错误不放,不会沉没于短暂的痛苦……他们在感动的同时贴近了苍生,如同安泰贴近了大地。缘此,他们能不囿于现代文明的捆绑,尽情地放达自己的心胸与脚步。
心存感动的人照亮了我们的世界。
(选自《散文精读》,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