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道根儒茎佛叶花"。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里,儒释道三种思想堪称是三足鼎立,相互独立又融汇贯通,共同组成了主流思想体系。
个中,"儒"指的是孔子所创儒家,"释"指的是释迦牟尼所代表的佛教,"道"则指本土宗教玄门。
由于门户之见、宗教相争等各类缘故原由,玄门和佛教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大的争斗,有些结果甚为惨烈,为何这两个宗教会有那么多冲突呢?这还是要从它们各自的起源提及。
《老子化胡经》
道家思想起源于东周期间,由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南华经》二书的思想理论,经由长期演化创立而成的宗教,和儒教一样属于本土的宗教。
在周代之前,儒道险些是不分家的。所谓大道无形,在玄门看来,儒家只是道的一种形式而已。当时有传言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并且据考证属实,因此道家对付儒家并没有特殊的敌意。一贯到了秦,儒道才开始分开。
玄门真正的初创,差不多是在东汉末年。那个期间,印度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原,但是当时交通不便、道路险阻,再加上外来宗教的措辞不通的问题,佛教在海内的影响力十分微小,完备比不过玄门。
据考证,现世留存最早的一本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便是那个期间传播到中国的,但实在这本书只是从印度各个经书中摘录了一些辞吐汇总在一起的一本佛学遍及读物,连真正的佛经都算不上。
因此,那个期间人们对付佛教的理解,每每流于仙术神仙之流,比如昏庸残暴的汉桓帝,便是一名佛教徒。据称他"宫中立黄老、宝塔之祠",但他对佛学思想,却根本不理解,信佛只是为了追求延年益寿。
到了南北朝,佛教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发展,及至隋唐达到顶峰。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大力推崇佛文化。到了唐代,天子崇信玄门,但唐朝思想开明,对付佛教等其他诸家思想都采纳十分宽容的态度,政策也都是保护为主。
唐朝时,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得各卷经文,返国后在大慈恩寺(现西安大雁塔)解经,使得印度佛法大小乘各部派的紧张经典都得以传播到了汉地。
随着佛教的逐渐发展盛大,佛道之间的辩论也越来越多。据载,晋惠帝时有个叫做王浮的羽士,常与和尚帛远争邪论正,但是每一次辩论都说不过帛远。王浮十分愤愤不平,干脆写了一本书,叫做《老子化胡经》。
据书中记载,老子骑青牛西出函关,到了一片陌生的地皮,实在便是印度。到那里之后,就化身为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这本书本身有许多漏洞,最明显的便是老子到底是怎么骑着一匹青牛翻越了全体喜马拉雅山脉的。但是架不住羽士们的宣扬,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么一写,佛教徒自然忍不了,急速也开始写书回嘴。这本书叫做《起天下经》,里面写:
"佛言我遣二圣者,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 ……"
这下可好,直接把玄门儒教的起源全部归为佛教,自然引起玄门强烈的不满。由此,玄门和佛教之间的辩论层出不穷,一贯延续到元朝的"戊午之争"。这是一次极大规模的辩论,其背后有着相称深厚的宗教和政治背景,对付中国宗教历史影响深远。
"戊午之争"
"戊午"是蒙哥汗八年的干支。当时是南宋宝祐六年,这一年有一个十分重大的新闻:蒙哥汗决定派出三路大军攻打南宋。
《元史·本纪》中记载:"自将伐宋,由西蜀以入……命张留从忽必烈征鄂,趋杭州;命塔察攻晋山,分送兵力。"在这次进攻中,忽必烈以天子身份,正式得到领军权利,进入历史舞台,就此改变蒙古帝国的历史走向。
这次重大的历史事宜被多部书本记载,比如《续资治通鉴》等,都有详细描述。但"戊午"这一年还有一场十思想界的"征战",却被这些正统史籍忽略,只在《中国玄门史》中有过详细的描述,那便是由忽必烈主持的僧道论辩,史称"戊午之争"。
这场论辩无论是起因、过程还是结果都充满了戏剧性,很故意思。当年,成吉思汗叮嘱消磨木华黎初入中原,横扫金兵,正值全真教(玄门主流教派之一)在北方十分壮大。
成吉思汗第一韶光便把稳到了这个教派,为了更顺利地进入中原,成吉思汗郑重接见了全真教丘处机并委以重任,"令掌管天下玄门"。
《面奉成吉思天子诏书碑》中称:"我前时已有诏书笔墨与你来,教你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教管著者,奸的歹的,邱神仙你就便理合,见你识者。"那时的蒙古部落崇尚原始萨满,成吉思汗对宗教天下并无确切的认识。
没想到拿到了成吉思汗的"虎头金牌"的全真教急速变得狐假虎威起来,大建宫不雅观,广收徒弟,借机盘踞儒教等其他宗教利益,盘踞寺院不雅观堂等,以至于和其他的教派结了不少仇。
及至尹志平、李志常掌教期间,更是声势浩大,逐渐为统治者所不容。因此,在戊午论辩时,主持人忽必烈和评委八思巴对付佛教徒有明显的左袒,并且不断地插话打断、刁难道徒论述。
据《志愿辨伪录》记载,这次佛道辩论统共分为14个辩题,佛教众僧以其精湛教义,加上清晰的逻辑逐一回嘴玄门设教立说中的荒诞虚妄之处,振振有词。
玄门众羽士则由于缺少思辨性的经文再加上准备的并不充分,从一开始的气焰嚣张,逐步到了末了被辩的逐节败退。更加不利的是,两派辩到后面,连评委八思巴也直接参与进来,开始与玄门辩论。
据记载,当时"道者又持《史记》诸书以进,欲以多说侥幸取胜。帝师辫的达拔合思曰:"以谓何书?"曰:"前代帝王之书。"上曰:"今持论教法,何用攀援前代帝王。"帝师曰:"我天竺亦有《史记》。汝闻之乎?"对曰:"未也。"
帝师曰:"我为汝说。天竺频婆要罗王赞佛功德有日:'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天下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统统无有如佛者。'当其说是语时,老子安在?"道不能对。"
在这段记载中,羽士们拿出《史记》想要借此来论证,结果八思巴说自己也有"天竺史记",并且他引用的文章,满口西方哲语,听都听不懂,根本无从辩论起。此时,忽必烈也坐不住了,开始任性地对羽士们提出莫名其妙的哀求,要羽士们将"入火不烧,白日上升"等仙魔法术"尽显出来",即让他们现场表演出来。
至此,羽士们终于招架不住,辩论大败。
不得已按照辩论前的约定剃成秃顶,切实其实是奇耻大辱,全真教著名羽士李志常乃至因此被气去世。可见当时辩论的激烈。
元十八年,忽必烈成为大汗后,佛教势力大增,更是不依不饶,将《老子化胡经》全部销毁,且将所有违禁玄门经文版刻,集中于大都悯忠寺焚毁一空。经由各类争端,在全体忽必烈时期,玄门皆气候不振,一贯到明代,才逐渐规复。
"道法自然"自佛教传入中原以来,佛道相争险些就没有停过,由于佛教强大的逻辑性和深奥的佛法教义,以至于许多次玄门辩论都不如佛教,而戊午之辩更是一败涂地,两教差距太大。
但是玄门却依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佛教相争了2000年之久,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缘故原由,共有三点。
第1, 玄门是本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鲁迅师长西席曾经把玄门作为中国的根邸,称"人每每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而不憎羽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第2, 的确,玄门从东汉末年涌现,在发展过程中,它原谅了各种各样的元素,神仙、巫蛊、道家、儒家……各种相互抵牾又互补的思想都被它接管收受接管,使这个教派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繁芜综合体。
玄门并非某一个先知或者某一个人所首创,也不是某个个体的思想产物,而是中华民族各种不同的文化崇奉和宗教思想的结合,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第3, 玄门的教义主见有更强烈的现实性,更能够为一部分人所接管。中国有五大宗教,佛教、玄门、儒教,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除了儒教和玄门外,其他的宗教都会强调去世后的天下,譬如佛教会有"六道循环"之说,主见人们在这一世积善,积攒下一世的福报。
玄门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玄门更加重视"今生",有着"乐生"、"重生"的思想,追求以生为乐,重生乐去世,并且创造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玄门代表了一种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
玄门的哲学思想饱含聪慧和哲思,影响深远。《常清净经》说:"大道无形,生养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常养万物。"这是玄门最基本的宇宙不雅观。
和许多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寻求一位超自然的神不同,玄门并不追求一位全知全能的神,而因此为"道"生万物。老子曾提出"道法自然",即"道"遵照统统自然界的法则,有着固有的运作规律。
这一说法也从侧面否定了天创造万物天主宰统统的"定命不雅观",鼓励人们发挥主不雅观能动性,向自然做斗争,不是追求后世的幸福,而是努力在今生延年益寿,乃至是永生不老。
除此之外,玄门还主见身重于物(精神高于物质)的原则,以及自然无欲的人生不雅观和虚静守中的处世方法等,这些思想都为历代文人绅士所推崇,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