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57岁。
范仲淹官服像
这一年,他的肺病有所加重,就以身体欠佳为由,上书宋仁宗,求解边任邓州。为什么是去邓州,而不是别的地方呢?《陈乞邓州状》里是这样说的:
右,臣闻理之安危,固当殊体;官之废置,孰可冒居。窃念臣昨厕台司,日曕宸扆。亲承睿诏,俯念边防,思得迩臣,往分重寄,臣既获闻命,因敢请行,遽将宣慰之恩,来安屯戍之旅。臣以戎情未测,备预当严,愿领一藩,兼按四路,欲将臣与韩琦所上边策,躬亲施行。尚蒙朝廷付兹职任。臣自到豳土,已逾半年,复以前策奏陈,庶逃尸素。朝廷以彼戎款顺,方用柔怀,不欲修威,恐成生事。臣之所上,必可寝停。今又睹朝旨,据鄜延路奏,所定疆界,并已了当,仰保安军、镇戎军榷务通畅博易者。事或宁静,该当改更。其陜西边事,自有逐路经略使处置。惟此四路安抚使,今后别无事务,欲乞朝廷指挥废罢。臣则宿患肺疾,每至秋冬发动,若当国有急难之时,臣不敢自求便安,且当勠力。目前廷宣示,西事已定,况邠州元系武臣知州,伏望圣慈恕臣之无功,察臣之多病,许从善地,就访良医,于河中府、同州或京西襄、邓之间就移一知州,取便路履新,示君亲之至仁,从臣子之所望,实繄圣造,得养天年,臣无任瞻天仰圣如斯。
范仲淹剖析研判了时局形势、表达了危难之际为国效劳的忠心之后,委婉地提出了“许从善地,就访良医”的要求。说白了,也便是方便治疗。显然,这只是一句托词,或者说是一个俏丽的谎话,由于这样的情由实在有些牵强——邓州,无非是名医张仲景的故乡罢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当时朝廷内部守旧派对改造派加紧围攻伤害,乃至猖獗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在范仲淹看来,如果连续蝉联西北且身挂军职,只能是祸多福少。这从他给老朋友韩琦的《与韩魏公书》中可见一斑:
盖年向衰晚,风波屡涉,不自知止,祸亦未涯,此诚惧于中矣。
当然,这种担忧从范仲淹后来在邓州任上写给光化军知军李简夫的《依韵酬李光化见寄》的诗中也能得到应证:“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始安闲。”放下所谓的权力之争,才是安闲之始,这也是庆历新政之后范仲淹最深刻的领悟。就在如此繁芜的心境下,他上书《陈乞邓州状》,请知邓州。好在很快得到了仁宗的恩准,以保留资政殿学士的馆阁身份转给事中,知邓州,并于当年十月十四日,带着体弱的宗子纯祐从陕西汾州南下,履新邓州。
贰
北宋的邓州,又称南阳郡,下辖穰、南阳、内乡、顺阳、淅川五县,据史载,此地“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堪称中原重镇。范仲淹履新邓州,也算得偿所愿,躲开了政治漩涡,以是心情大好,身体也有所好转,正如他在《邓州谢上表》里所说,(邓州)“风尚旧淳,政事绝简,心方少泰,病宜有瘳,实系宽大之朝,将幸康宁之福”。于是,范仲淹有了更多的韶光去读书著述,去深刻思考作为地方主座如何管理好脚下的这片地皮。
范仲淹 《边事帖》
话说范仲淹到邓州的第二年,也便是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日这一天,他收到了滕子京派青鸟使送来的一封信。
滕子京是谁呢?
范成大的老朋友啊!
他们俩同年进士,同朝为官,还曾同任边帅,抵御西夏入侵。庆历四年(1044),两人又同时遭贬,只是范仲淹贬知邠州(今陕西彬县),滕子京贬知巴陵郡(今湖南岳州)。几十年的交往里,两人引为心腹,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滕子京到任一年之后,开始重修岳阳楼——岳阳楼的前身,相传是三国期间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始建于公元前220年旁边,西晋南北朝期间改名“巴陵城楼”。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墨客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直到唐代墨客李白赋诗之后,巴陵城楼改称岳阳楼,巴陵城也改称岳阳城了。岳阳楼经滕子京组织人力重修之后,平素尚奢华的他不仅喜好于良辰美景之时登高望远,还想请老朋友范仲淹为之作文一篇。于是,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信里头写了些什么?
据乾隆版《巴陵县志》记载,这份长约600多字的信里,他的言辞极为恳切:
……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不雅观登览者不为显,楼不雅观非有笔墨称不为久,笔墨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意思很明白,自古人以地名、地以人显,若想让新修的岳阳楼扬名天下,就得有一位雄才巨擘为之作记。滕子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铺垫了很多,末了的意思无非便是只有范仲淹能堪此任。当然,滕子京也很细心,担心范仲淹缺少直不雅观感想熏染,随信附上一幅《洞庭秋晚图》,以资参考。
叁
范仲淹接到滕子京的约稿后,并未立时动笔。
他是不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精心构思呢?谁也说不清楚。最大的一种可能是,范仲淹手握故人故友来信,一时往事翻飞,回忆起曾经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回忆起无疾而终的庆历新政,回忆起与滕子京颇多相同的人生境遇,睹物思情,不免感慨万千,心绪不宁,终是难以下笔。
反正,他没有立时动笔。
差不多过了三个月往后,一场久违的大雨落在久旱少雨的邓州大地,这让范仲淹因旱情弄得焦头烂额的心绪得以缓解。玄月十五日这一天,秋风清扬,秋阳朗照,范仲淹百感兴发,神思泉涌,信步来到花洲书院的东风堂前,展纸走笔,不一会儿,一篇辞采富丽、气韵生动的文章跃然纸上。
此文便是《岳阳楼记》!
一篇三百余字的锦绣文章,气势磅礴,旨意深刻,字字珠玑,文情并茂,尤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闪耀着古代知识分子的空想之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浩瀚星空上熠熠生辉。但是,这也就涌现了一个很故意思的征象:岳阳楼在洞庭之滨,而范仲淹却是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写下这篇千古名篇,这不禁让人发问:写作不是须要深入生活的第一现场吗?那么,范仲淹未到洞庭湖、未登岳阳楼,于千里之外的邓州却把洞庭湖渲染得生动鲜活,把岳阳楼描述得锦绣斑斓,个中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他有洞庭湖边的生活经历。宋代任友龙撰写的《澧州范文正公读书堂记》记载,范仲淹年少时曾在洞庭湖边的安乡一带生活、学习,这里的湖光山色早在青少年期间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这也就牵扯到范仲淹的家世。他从前丧父,母亲再醮给朱文翰。因此,他和母亲是随朱文翰一起生活的。当时,他的名字叫朱说,而不是范仲淹——改名是后来的事,当然,这也是其余一段典故了。大约在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名叫朱说的范仲淹跟随担当安口知县的继父到安口生活。安口是汉唐古镇,在洞庭湖区的西北部,与岳阳一样,都是临湖之城。范仲淹在安口寄读于兴国不雅观村落校,交由司马羽士照顾,三年之后,才随“朱县卸任而去”。其次,他有过洞庭湖诗文的创作根本。宋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写过“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次年他还写过“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湖,无限胜长沙”的诗句,形象地刻画了舟过洞庭人上高楼的经历与思绪。翻读《范仲淹全集》,还能找到他于景祐元年(1034)和庆历四年(1044)分别写下的有关洞庭湖、岳阳楼的诗句,个中“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之句,跟《岳阳楼记》里的“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有一脉相承之感。由此可见,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之前,已经对写为难刁难象十分熟习,成竹在胸。再者,从创作事理上讲,一篇文章无论写什么,终极都离不开作者自己的思想与经历,且不说我手写我心,但至少与其才情、阅历、命运遭际等方面息息相关。而《岳阳楼记》,看似是写岳阳楼,实则也是写他自己的吏管理念与经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只是借岳阳楼表达出来而已。
文会堂。拍照:张蒹维
肆
那么,范仲淹在邓州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范仲淹到任后,看到邓州“风尚旧淳,政事绝简”之后,心有大安,于是把寄养在京城妻兄李纭家的二儿子纯仁、三儿子纯礼及女儿也接过来一起生活。早在景祐三年,范仲淹47岁,其妻李夫人就去世了。来到邓州,他又娶妻,庆历六年(1046),新婚妻子曹氏又为他生下第四个儿子纯粹。家中添丁,是一家人团圆之后的又一喜事。如此说来,邓州也是范仲淹的团圆之地,他不像以前那样四处奔波、无暇照顾孩子,又续了新弦,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儿女陪伴的亲情中,在浩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范仲淹在邓州度过了一段温情、安耽的光阴。
当然,这并不虞味着他完备沉醉于家庭的温馨当中。
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勤于政事,重教养,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乃至亲自带领百姓凿井种田、引水植禾。正如他后来在《邓州谢上表》里所说:“敢不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知邓三载,《嘉靖邓州志》如此总结:“孜孜民事,政平讼理。”邓州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算得上一段难得的政通人和的好光阴。
相较之下,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修建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山门。拍照:张蒹维
发源于南阳内乡县翼望山的湍河,自北向南流经邓州,至城东南形成一个洄水湾,连带一处浅浅的沙洲。范仲淹的同年进士、石友谢绛任邓州知州时,在沙洲上建筑一处园林,取名百花洲,曾为一时胜景。范仲淹知邓时,亭阁倾颓,杂树丛生,胜景不再。惋惜之余,范仲淹动意重修。他率先垂范,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社会贤达及当地百姓也是踊跃参与,很快,百花洲上桃李迎风,亭阁照映,百花洲再次成为邓州胜景,就连欧阳修途经邓州时也写诗盛赞:
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
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
依百花洲畔,范仲淹建花洲书院——书院之名,想必是因百花洲而命名的。花洲书院的创建,显然是范仲淹为了实现自己造就人才、州县办学的伟大愿景。书院讲堂取名“东风堂”,取“孔子如东风,至则万物生”的典故。公务之暇,范仲淹在东风堂上执经讲学,东风阁里以文会友,百花洲上与民同乐,一派温润儒雅。就连范仲淹自己也陶醉于这样的书院生活,并写诗记录:“七里河边带月归,百花洲上啸生风。”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再显赫有名的书院终将要经历修而荒、荒而废、废而重修的经历。花洲书院概莫如此。五十年后的绍圣二年(1095),就出生于邓州的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作为地方大员,他对老父亲亲手创办的书院进行了第一次整修。从南宋到明朝,花洲书院屡圮屡修,个中明代有过三次重修,并易名东风书院。到了清代,修复次数达15次之多,算是书院达到了壮盛期间。现在的书院,是2004年在原址上重修而成的一处标志性景不雅观。整座建筑是南山北水、东西相照的布局,五进四院,东风堂讲堂居中,东为百花洲园林,西为范文正公祠,沿中轴线望去,亭台假山,错落有致,九曲回廊,曲径通幽。
花洲书院自开办以来,一贯都是邓州的教诲中央,并不断易名。明代是“花洲相迹”,清代是“花洲霖雨”,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易名为“邓州高档小学”,这也标志着儒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新学开始发扬光大,本日的邓州一中也是由此发展而来。在花洲书院的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均求学于此,如官至御史中丞的状元贾黯、官至门下侍郎的韩维。就算在近当代,措辞文学仆人声树、文学家姚雪垠、著名作家仲春河,都是从花洲书院走出来的贤士名人。
盛名之下,必有寻访。
宋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专程来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并挥毫题诗,写下七绝一首:“范公种竹水边亭,流落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
东风堂。拍照:张蒹维
伍
关于花洲书院,我乐意宕开一笔,说说另一个人。
有这样一段话,常常在文章里被引用,想必不少人也很熟习:
为天地立心,为平生易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的这四句话,因其言简意宏而历代传颂不衰。而他的作者便是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师长西席,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老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续孔孟等以往的贤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而张载之以是能成为一代理学大师,和范仲淹关系特殊大。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时,18岁的张载慕名拜见,要求跟随范仲淹从军,为国立功。范仲淹见他宜文非武,就加以规劝:
“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自此以来,张载开始研读《中庸》等书,走上学术之路。范仲淹知邓州时,张载亦从学于花洲书院,是范仲淹易学方面的得意学生。后来,逐渐发展为理学关陕学派的一代宗师。而他为天地立心的不雅观点,最早就萌发于花洲书院,并得益于范仲淹在花洲书院的教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肚量胸襟和气节,也一贯贯穿于张载居官从政和著书讲学的理念当中。仔细回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为天地立心”之间,就有着一脉相承的律动与气息。
陆
《岳阳楼记》甫出,就隽誉传遍天下。
起初,是在范仲淹和滕子京的朋友圈里传为嘉话。书风清瘦劲健、善写行草的苏舜钦专门书石,当时以篆书著称的邵餗篆额,加上滕子京巴陵郡的政绩和范仲淹的文章,一时号为“四绝”。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文儒》里,也专门谈到:
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
范仲淹像,见于清道光年间的《沧浪亭五百名贤像赞》。
在中国的字画界,一贯有一个精良的传统,便是书者喜好抄录随处颂扬的诗文,既是雅玩,也是对先贤致敬。而《岳阳楼记》自其甫出,就一贯是历代书法作品中的主要题材。但迄今为止,最有名的可能要算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董其昌55岁,他在补福建副使前四个月赋闲在家时,信笔写下了《岳阳楼记》。不雅观览全卷,字大如拳,流畅劲健,通篇数百字一气,极见功力,堪称董氏行书中的精妙之作。仔细赏读,融晋、唐、宋、元各家风格于一体,笔力遒劲,清闲得意,既见米芾风骨,又显旷世之志,隐现虑思,抒怀寓怀。为什么董其昌的《岳阳楼记》写得这么好呢,这既与他正处于创作成熟期有关,也和当时的处境、心境有关。这一年,久居官场的董其昌像历代文人为官一样,俯首首相,忠心不二,但又小心翼翼,抵牾重重。因此,长卷《岳阳楼记》的字里行间,模糊流露出董其昌于仕途、于人生的一种繁芜心态。
董其昌书《岳阳楼记》
此卷纸本,纵 37.6cm,横1499.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卷末,董其昌撰有百余字的自识:
范希文岳阳记,宋人犹以为传奇。文如东坡醉白堂记,壹似韩白论耳,文章家之重体如此。若夫希文之先忧,则不愧其自许矣。宋之古文,实由范公推尹师鲁开之,又以公书法绝类《乐毅论》,虽文与书非以是重公,公在此道中,未尝可称当行名家也。己酉七月廿七日。董其昌。
自识后钤有“董玄宰”印。
鉴藏印有“王时敏印”“烟客真赏”。
柒
庆历八年(1048)正月,范仲淹邓州任满,朝廷将其调到荆南府(今湖北江陵)任职,诏书都到了邓州,但邓州百姓把传旨青鸟使围得水泄不通,要求收回成命,更有数万百姓跪道挽留,绵延数里,“不忍公去”。范仲淹为民情所动,遂上书天子,诉说了各类情由恳请蝉联,比如大儿子体弱生病,比如舟车劳累之苦,比如荆南的医疗条件不好,当然,最大的情由正如他在《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里所言,乐意连续在邓州“拳拳民政,战战官箴”。
这一要求,得到了批准。
于是,他连续执政邓州,直到次年(皇实元年,1049)正月,才离开邓州,移知杭州。细细算来,范仲淹在邓州虽有五个年头,但满打满算也就三年韶光,但这也是他地方吏治生涯里居留最长的一段光阴。在邓州,范仲淹留下了花洲书院,留下了一世清名,也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吊诡的是,请他撰写此文的滕子京,就在范仲淹知邓州时病逝苏州,痛失落好友的范仲淹,含泪写下祭文,足见他们情意之深。(责编:孙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