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骁起自辽东锦州,以六百黑甲起身。
在那春秋浊世中,徐骁一起厮杀,聚下去世战不退的徐家军,灭了春秋六国,助离阳一统了天下,他也被封为大柱国、北凉王。
不过,由于徐骁功高震主,麾下又有冠绝天下且只忠心于他的三十万北凉铁骑,本色已经成为国中之国,深受离阳忌惮。

离阳天子赵淳就一贯忌惮徐骁,而且非常恨他。
更让赵淳朝气的是,老天子去世了,杨太岁去世了,与他们同打天下的徐骁便是一贯不去世。
好在徐骁终于要去世了,赵淳是捧腹大笑,他更是要给他个恶谥。

文谥二十四武谥十八_雪中悍刀行离阳赠徐骁恶谥武厉徐凤年敕令驱逐圣旨三百里 申请书范文

在评定徐骁谥号,发送北凉之时,却发生了很多小故事。

祥符元年,徐骁将北凉交给徐凤年后,老去世于北凉王府。

在那一天,北凉王府的红灯笼全部换成白灯笼,红联全部换成了白联。
整座凉州城的老百姓也迅速将赤色去除,换成白灯笼、白联,不放一丝炮竹,凉州官员更是换上了丧服缟素。

与北凉相反的是太安城,一片喜庆。
徐骁身死是一件天算夜的事,纵使徐凤年没有派人上报,朝廷也早已收到了,朝中不知道多少人拍手喝采,大摆酒宴庆祝。

离阳天子赵淳也是等不及了,等不及要给徐骁一个恶谥“武厉”。
不过,赵淳自然不能亲自说出自己的意思,只是嘱咐让礼部给徐骁评定谥号。

谥号是对地位较高的人去世后的评价,或是褒扬或是贬低。
在历史上,谥号最先起源于西周,天子、诸侯、大臣去世后,都会盖棺定论,评下谥号。
有关谥号的评定也有专门的《谥解》,里面有固定含义的字,以备确定谥号时选择,比如范仲淹的文正、岳飞的武穆等都是美谥,周厉王、于禁的厉都是恶谥。

雪中天下的谥号与历史一样,文臣武将各有不同的固定字来评定。
文官的话,以文开头,有正贞忠端康义等二十四字,去世当谥文正是文官最大的空想,后来张巨鹿平反后谥号为文正。
武将的话,谥号本就要低于文臣,但也有十八个字可以选择。
不过,谥号也并非只有这么多,还有真正的恶谥。
但是,由于离阳很少给恶谥,都是在文二十四和武十八中选择,只是最下等的几个字也是恶谥了。

而徐骁的谥号,最难评定。

徐骁文是大柱国,武是北凉王。
不过,由于徐骁先前为替徐凤年换世袭罔替,已经摘去了大柱国的头衔,不可能以武将身份付与更高的文谥了,只能在武将十八等中选择。

至于武谥的选择,又是一个天算夜的难题。
徐骁的战功之大,可以选择最上等的几个字;但是天子的心意难测,众臣都是骂徐骁而升迁,美谥不能评;评恶谥的话,无疑又得罪了北凉。

不过管他的呢,这是礼部的事。
又因礼部尚书卢道林是徐骁的亲家,直接托病不出,不参与谥号的评定。
两个侍郎,左侍郎属于张巨鹿的张庐,右侍郎属于顾剑棠的顾庐,两人相互推诿,也不管事。
末了评定徐骁谥号的事,还是到了更低一级的清吏司蒋永乐手中,而他本便是卖力上奏谥号的人,终是他背负了所有。

蒋永乐没少评定谥号,但这次真的彻底懵圈了。
接连翻了三天《谥解》,蒋永乐还是不知道究竟选什么。
终极,蒋永乐也不想了,将谥号写在纸上翻过去,又让丫鬟拿了一枚铜钱放上去,任天由命吧。

终极,天意定下的是“厉”字,谥解为:“有功于国,屠戮无辜”。

等到朝堂议会之时,蒋永乐提出了武厉的谥号。
天子还没说话,有几个人就站了出来,表述见地。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杨慎杏,离阳的大将军。
这个老头对徐骁很是敬佩,未来打西楚被谢西陲揍得惨败,被贬到了北凉,又在北凉崛起。
不过,此时的杨慎杏还是很风光的,直言徐骁罪孽深重,不配十八谥号的任意一字,恶谥里挑个靠前的字就算对得起他了。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兵部侍郎卢升象,建议用抗字。
这个老小子也是武将,末了为太安城去世战不退得到美谥。
但这老小子无疑是最狠的,这时竟然直接选了离阳不用的恶谥,而且是最靠后的抗字,意思是背尊违逆的乱臣贼子。
众人听后大乱,很多人又都看向兵部尚书陈芝豹,他只是不动不言声。

第三个站出来的是出自北凉,现在又是皇亲国戚的严杰溪。
严杰溪算是说了半句公道话,他只说赞许杨慎杏的说法。

第四个人吗,自然是白眼狼晋兰亭了。
晋三郎靠着北凉徐骁推举进入太安城,又靠着骂徐骁升高官,这时自然是大骂徐骁,附和卢升象的武抗。

眼见众臣都是建议徐骁恶谥,少数想给徐骁美谥的人也不敢触碰霉头。

就在此时,出自北凉的理学宗师左祭酒姚白峰站了出来。
老头直接撞了晋三郎一个踉跄,秉直而言,徐骁战功出众,毅烈都可以,以武正定服远的桓最适宜。

这三个谥号都是美谥中第一流的,而尤以桓最高。
姚白峰刚说完,就惹来了众怒。
晋三郎又跳出来,斥责徐骁不配桓毅烈三谥。
眼见有晋三郎这个晦气鬼当恶人,三位大学士、御史台的大佬也是纷纭相应,都说武抗最适宜。

一韶光,朝堂犹如菜市场一样平常。
但是,首辅张巨鹿没有出声,坦坦翁桓温不仅没有发言,还把想要出列说话的吏部、户部尚书一眼瞪回去了。

终极,天子赵淳一言定结果:功过相抵,徐骁谥号武厉。
蒋永乐真的蒙对了,赵淳一开始选定的便是最下等的“武厉”。

实在,徐骁生前也翻过谥书,定下的同样是“武厉”,武将要什么美谥。

到此,徐骁恶谥评定,却还有一个小插曲。
到下朝之后,桓温追上了出尽风头的晋兰亭,老头一拳狠狠砸在了他脸上,大骂他一句后拜别。
只留下挨揍的晋三郎在风中缭乱,不知道怎么得罪这个官场领路人了。

末了,桓温与并肩而立的张巨鹿、姚白峰站在了一起。
这已经解释了张巨鹿和桓温的意思,他们是赞许姚白峰的说法的,晋兰亭不过是跳梁小丑,杨慎杏、卢升象也不过是惺惺作态昧着良心说话。
三人又一起看向了陈芝豹,他在朝堂上一贯沉默不语,离开宫门时,转头看了一眼大殿屋顶。

谥号已定,便是要去北凉宣告诏书了。

离阳都在等着看徐凤年的笑话,看他丢人。
由于此时徐骁刚去世,徐凤年刚接任北凉王,假如不接诏书的话,就意味着造反;假如接诏书的话,徐凤年注定失落去北凉的军心,无人看得起他这个新北凉王。

至于,徐凤年到底接不接这道诏书?无人知晓,但离阳人大多认为他不敢不接。

那道诏书交由了一个老寺人,由百骑精锐护送而去。
就在车队即将进入北凉道时,无数冠绝天下的北凉铁骑就那么站在界碑阁下。
北凉王徐凤年有给他们敕令: 诏书,不能入北凉寸步。

北凉属于离阳,但北凉铁骑不属于,他们只属于北凉王。
北凉铁骑可不管什么离阳诏书,诏书在北凉不好使,他们只认凉王虎符,只听北凉王之命。

那一天,北凉铁骑冷冷的守在边疆,沉默无声而刀枪出鞘。
要进北凉,唯有去世。
没人认为这些悍卒是在威吓,过边疆的话,他们真的会杀人。

那一天,最为精锐的两千北凉铁骑出阵,将护送诏书的车队驱逐三百里。

那一天,车队几次换道,都被北凉铁骑阻拦,只能狼狈返回太安城。

终极,天下皆知徐骁谥号为武厉,唯有北凉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想知道。

徐凤年驱逐诏书三百里,让离阳知道了他也不好惹。
而这一举动,更是赢得了北凉军心,包括步军大统领燕文鸾。

自此,徐凤年真正成为北凉王,三十万铁骑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