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由李伯钦编著、万卷出版的史部典藏,共八卷,按不同朝代分册,图文并茂,有别于以往的史乘,该书的国学元素浓厚,且具有很强的遍及性,险些大家可读。
它以历史大事为条款,以纪传故事式行文,页眉同步显示天下大事记,文笔清新自然,剖析入理。
让我爱不释手。

张文澜的书法作品观赏_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落败最为让人扼腕叹惜 申请书范文

  

  除装帧典雅外,内文排版舒适、插画(有书法、文物等)丰富,极好地舒缓读者的阅读疲倦,而且引人入胜。
我自小喜好读历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等皆有阅读,但多以白文本(文言文版)为主,但也喜读有插画的口语文史乘,记得大学时候读过张文澜的口语版《中国通史》,字很多,没多少插图,读起来很是吃力,读了一半就放弃了。
李伯钦的《中国通史》图文并举,让我再次对中国历史发生兴趣。
  

  实在,对付唐汉、西晋等史事我已经有所理解,只是对付宋朝,除了在诸如《水浒》、《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小说上有所涉及外,皆不知以是。
幸好《中国通史》对宋、辽、金史事的纪述生动,于是也就深入理解起宋史了。
本人较为赞许书中关于“宋朝是士大夫当道的时期”这一不雅观点,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文士为这个朝代添加了无尽的人文风采,纵然是武将如岳飞者,也是武功了得之外文采丰硕。
可以说,宋朝是中国知识分子素养最高且可以旁边朝政的一个朝代。
只是历届天子武备计策不足强硬,致使让大好河山被外夷肆意冲踏,而让我以为最为可惜的便是本可以让大宋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王安石变法”的失落败。

  

  记得梁启超因敬服王安石的改革精神,特写了关于王安石的个人传记史《王安石传》作为纪念,而《中国通史》描写王安石改革这一段十分到位。
实在,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理财是最为主要的一步,经济是全体国、家存亡的关键,也是国、家对外对内意志得以实行与掩护的动力,经济民生不好就很难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打起仗来难免失落败,宋朝之以是屡战屡败,经济不好是其关键。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便是理财强国。

  

  纵不雅观王安石变法其间,宋朝的经济好了,政府收入增多,丈也打赢得多,外夷还怕宋朝向他们开战呢。
只可惜,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对以“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等为主体的王安石改革争相毁坏,致使变革的主导者王安石几次再三辞呈,末了只得退去宰相职位。
试想一个淡薄名利、齐心专心为民为国的王安石,怎么会是祸国殃民、图谋不轨之人?

  

  不看史籍,不知道,苏东坡、司马光等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者,在国家管理上原来如此的侏儒与守旧,这从他们反对变法,以及对王安石的人格曲解可见一斑。
而司马光更是固执地以为王安石的理财不过是搜刮民财,坚执认为天下财富是定量不变,不是在官府手中,即在民间,至于财富可以创造、匆匆进的,他竟以为不可能,可怜的家伙。
  

  中国人崇奉的是历史,相信历史会给遭受冤屈者以明净。
王安石遭受攻击,以及备受后来学者、士大夫误解与诬蔑,后来治史者究竟把原形搞清楚:王安石是千古难遇之才,是伟大的革命家,其打算足可以与商鞅齐肩。
王安石的悲剧我想到底是“天才每每是生错了时期”,虽有宋神宗撑腰,毕竟北宋积弱过久,积重难返,有力也难回天。

  

  如果北宋“王安石变法”成功,我想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由于以当时宋朝飞速发展的科技文化水平(发明了炸药),航海技能(发明了司南)、人文水平(文学艺术发达),追超外夷,称霸天下,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