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汉以降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从社会宣扬和官方意识方面,主流学术思想是儒家
但是,从哲学和精神层面对民众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道家
有一种说法,历代王朝的统治手段是“儒表法里”,通过儒家的礼和道德对民众进行精神层面的约束管理,通过法家的惩罚、律条来加深民众以身试法的恐怖。
无论儒家还是法家,都与道家有着终极思想上的领悟和殊途同归的理念,儒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作为儒家群经之首的《易经》即属于道家倡导的哲学范畴。
法家提倡用完善的法制代替人制,这又与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相契合。

以是,在大一统的王朝管理之中,无论儒法,都有道家思想的渗透。
但是,由于道家提倡无为、自然,其作为统治思想在实际操作上没有清晰的着力点,更主要的是,君主的无为不符合君临天下、四海威服的王权降临的须要,更违背了好大喜功的人性。
如果君主按道家思想管理天下,那么天下莫知有之,岂不是让君主学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吗。
以是,自古以来以道治国的君主少之又少。

清朝范文程是道家吗_是道家拯救了乱世照样乱世成就了道家 致辞范文

虽然天平盛世之中道家不被重视。
但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在分裂的浊世战役中,力挽狂澜于既倒、出谋划策解民之倒悬的每每是道家人物。
从姜子牙助周灭商,范蠡助越伐吴,张良献策刘邦到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每一个都是行鬼神之策的道家人物。
也正是由于他们借浊世之机、下山赞助明主才得以实现王朝的同一,结束了战乱,也拯救平生易近于水火之中。
同时,也造诣了自己的功名。
更难能名贵的是,这些道家人物功成名就之后都会辞去功名、隐退山林。
这符合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反过来看儒家思想,仁义道德这一套是基于人性本善出发的,但是对人都有私心希望的恶却没有提出很好的克制方法,仅仅依赖于人自身的觉悟和教化。
以是在浊世之中,兵荒马乱,人们每天面临着去世亡的威胁,生存是唯一的需求,哪会去琢磨修生养性这一套。
正因如此,孔子和孟子游走了生平,也没有为儒家思想找到落脚点。

道家在太平治世中默默无闻,但在浊世之中却能发挥其所长。
以是,到底是道家拯救了浊世,还是浊世造诣了道家,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