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去世、别、离,生平坎坷,都通向苦。为了躲避苦,害怕苦,转嫁苦,人们不得不竞争、奋斗、挣扎、梦想、恐怖,结果总是苦上加苦。
那么,再直不雅观一下,苦的最初根源是什么?佛陀创造,所有的苦,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各类希望和追求。那就必须进一步直不雅观了:希望和追求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值得大家为之而苦不堪言么?
在这个思维关口上,不同等级的智者会做出三种完备不同的回答。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机谋来击败别人,知足希望和追求;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来积累成绩,实现希望和追求;高层智者则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时期为选择标准,提升希望和追求。
佛陀远远赶过于他们。既赶过于低层、中层,也赶过于高层。他对希望和追求本身进行直不雅观,然后见告众人,可能统统都搞错了。大家认为最值得愿望和追慕的东西,看似真实,却并非真实。因此,他不能不从万事万物的本性上来做出彻底判断了。
终于,他用一个字建立了支点:空。
空,对佛教极为主要。乃至,历来人们都已习气把空门说成是“空门”。空,是一个常用汉字,很随意马虎被浅陋理解。佛陀的本意很深刻,他认为,世间的统统物态征象和身心征象,都空而不实,似有实无。
《心经》用一个“色”字来代表物态征象,又用一个“蕴”字来代表身心征象。“色”有多种,“蕴”也有多种,但都是空。
《心经》一上来就说:“五蕴皆空”。这个“五”,包括万象。
《心经》最著名的回转句式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回强调,让人不能不记住,统统物态征象与空无异。《心经》紧接着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是在包抄身心征象了。从这样的措辞办法,可以知道佛教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的果决透彻,不留缝隙。
为什么万事万物皆是空?对此,佛教并不知足于宣告结论,而是进入了深层解答,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学理诚恳。
佛教认为,判断万事万物皆是空,是由于万事万物都因远远近近各种关系的有时组合而天生。佛教把关系说成是“缘”,把组合说成是“起”,于是有了“缘起”的说法。
由于万事万物都是这么来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原生实体,因此不可能具有真实而稳定的自我本性。所有的本性,都只能指向空。把这两层意思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四个主要的字:“缘起性空"。在汉传佛典中,这四个字具有透视天下的根本地位。
缘起性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固化思维,把僵滞的天下图像一下子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