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义不帝秦》这篇文章刻画了面对强暴之际的各类人物的心态。其中,既有怯战的将军晋鄙,又有束手无策的国相平原君,还有以庸人心度君子腹的使臣辛垣衍,而主角却是并未做官的义,士鲁仲连,他反对妥协投降而又功成不居的形象是腐朽无能的贵族阶级的最佳反衬。

  【原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原文翻译 工作总结范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

  【原文】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注释】

  1、秦:秦将王陵、王龁。

  2、邯郸:赵国都。今河北邯郸县。

  3、魏安厘王:魏昭王之子,名圉(yǔ)。在位34年。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三十四年魏安厘王卒,信陵君卒。“厘”通“僖”,音xī。《说文·里部》:“家福也。从里?声。”《史记·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厘,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厘,福也。”义同“禧”。又为姓。《史记·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司马贞索隐:“厘音僖。”“僖”为古谥法用字。《逸周书·谥法》:“有过为僖。”汉蔡邕《独断》卷下:“小心畏忌曰僖。”司马光《赵少傅谥僖质议》:“谥法:小心恭慎曰僖。”

  4、晋鄙:魏国大将。

  5、荡阴:今河南汤阴县,是赵魏两国交界的地方。汉时称荡阴县,唐改名汤阴县。

  【原文】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注释】

  1、客将军,别国人在魏做将军,所以称客将军。

  2、辛垣衍(yuán yǎn):复姓,名衍。《史记》异文作“新垣衍”。

  3、间入(jiàn):潜入,偷偷进入。闲闲间之关系:闲:《说文·门部》:“闲,隟(軶)也。从门,从月。賿,古文闲。”徐锴系传:“大门当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軶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古文从门从外。按,从内而见外,则有闲也。”“闲”本义是缝隙,象两门之闲的窄缝,故有闲隔、闲距义,引申为时间的短暂,即闲歇、空闲义。引申有闲谍义,再引申有私下,秘密义。文中正用此义。闲:《说文·门部》:“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是木栏之类的遮拦物。从木表示遮拦物由木制成。在闲暇、空闲、清闲、闲静等意义上,“闲”字常与“闲”字混用,但凡表示“栅栏、道德、规范、防范、阻止”义不能用“闲间”。后表示间隙、间隔、中间义时,则另造一从门从日的“间”字。“闲”字今己废。

  4、因,介词。依靠,通过。《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后汉书·逸民传·矫慎》:“隐遯山谷,因穴为室。”《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因人成事,依凭他人办成事情。《后汉书·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因公假私,谓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

  5、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的叔父,名胜,封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两朝任相。赵王,指孝成王,名丹。

  【注释】

  “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

  【注释】

  1、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齐愍王(宣王子,名地)称东帝,秦昭王(名稷)称西帝。

  2、已而,由副词“已”和连词“而”组成的固定结构,表示前一分句叙述的情况发生不久便出现了后一分句叙述的情况,可翻译为旋即,不久。《史记·孝武本纪》:“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说苑·复恩》:“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龟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又,“既而”。

  3、归帝,归还帝号,也就是取消了帝号。

  4、以,介词,因。苏代劝齐愍王取消了帝号,秦昭王因之也取消帝号,所以说“以齐故”。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已而以齐故复归帝”,为了强调原因而将“以齐故”独立后置。

  【原文】

  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注释】

  1、愍,同“闵”。古代谥号用字。《史记·鲁周公世家》:“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司马贞索隐:“《春秋》作‘闵公’也。”《荀子·王霸》:“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杨倞注:“愍与闵同。”闵,《说文·门部》:“吊者在门也。”本义是哀伤,怜念。后分化作“悯”。齐愍王即齐闵王。下文用“闵”字。

  2、益弱:王本原注:“秦围邯郸时,齐愍王已死二十余年,此句疑有误。意思可能是‘今之齐比愍王时益弱。’益,更加。”按,释“益”为“更加”,误。齐愍王曾于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称东帝,上辛垣衍也说“(秦)前与齐愍王争强为帝”,可见在辛垣衍眼中愍王时的齐国并不弱,故“更加”也就无从说起。此“益”当作“日渐”、“渐渐地”解释(此义诸辞书多收,无庸论证),“今齐愍王已益弱”应是说“今之齐比愍王时已渐弱。说见《古文观止》。

  3、方今,现在。《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

  4、雄,《说文·隹部》:“鸟父也。”本义是鸟类中的雄性。《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引指指强有力者。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诗:“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此处义为称雄,名词活用为动词。明宋濂《诗冢铭》:“先生以文雄江东。”

  5、诚,假如。《管子·幼官》:“举机诚要,则敌不量。”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诚不及青鸟,远食玉山禾”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诚加之意,则何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

  6、秦昭王:“昭”为秦王稷谥号,辛垣衍其时不得预知,故也不可能说“秦昭王”。“昭王”二字为旁记字误入正文:原文但作“赵诚发使尊秦为帝”,或于“秦”旁记“昭王”二字,意谓此处之“秦”指秦昭王,抄者疏忽大意,乃误作正文录人,遂成谬传。下文“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与此相应,并无“昭王”二字,益证此处“昭王”非原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