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伊滨区司马村落采访完司马光的--独乐园,兴趣盎然大的我依然央求许庆西先生长西席供应其他历史遗迹,老伯把我带进村落内,看看咱许氏公祠吧。看祠堂大门与附近的田舍房舍也没啥特殊,打开门后,我看到了一座清代建筑,青砖蓝瓦谁不算派头,但也颇具韵味。许老师讲:这座许家祠堂有198年了,文革期间被生产队当做仓库,还算不错,保护的挺好,细看,仅一根椽子头锈蚀,其大梁、柱子、檩条、砖瓦等都保护的很好。
许老师先容说:先辈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师长西席,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为农历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1209年5月8日,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为农历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年3月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为农历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公元1281年5月9日。
许衡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落)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精彩的“思想家、教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据《元史》、《许文正公遗书》、《许文正公世家谱》、《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蒙兀儿史记》以及《辞源》、《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等史料记载,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博览群书并立志学甚至用;成年后,“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慨然以道为己任”;元世祖忽必烈为亲王时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世祖登基后,任中书省议事、中书左丞,与刘秉中等“立朝仪”“定官制”,方案立国规模,上书言立国“必行汉法”;“犯颜谏诤,刚毅不屈”,有元代的“魏徵”之称;创建并主持元初国学,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造就人才,善教,浩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学有造诣;对汉蒙文化互换,程朱理学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教领太史院事,与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经》”,“新制仪象圭臬标准”等;道德情操高尚,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不食道旁无主之梨的代价标准和道德信念;治家严谨,教子有方.
许衡其子孙皆学有所成,第四子许师敬先后三居相位,为元仁宗实行科举制度和使天灾频生的泰定时期呈现治平的盛世,卓有政绩。许衡著有《鲁斋集》、《鲁斋心法》、《授时历经》、《读易私言》等,经后世多次修订编辑重版并易名为《鲁斋遗书》、《鲁斋全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并收入《四库全书》。许衡在思想、教诲、历法、哲学、政治、文学、医学、历史、经济、数学、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成绩和卓越的建树,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儒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
目前,刘家后代分布在全国各地,祠堂多处,单洛阳司马村落刘氏后裔就有1000多人,是司马村落的大姓人家。野外寻古,犹如淘宝,不经意间就能捡到瑰宝,民间的祠堂、家谱可填补正史的不敷,这也是很多历史学家在考古或甄别历史、人物中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