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奈地点评道:“江南水乡,懂吗?温婉、灵动,小家碧玉!
你的肢体刚劲有余,柔韧不足,你得找找觉得……”
觉得?只可融会,不可言传。我懊恼万分,又迷惑不解,明明动作已经只管即便做得标准了,究竟若何才能表达老师口中那种江南水乡的温婉和灵动呢?
我陷入了难以名状的痛楚中,进不了,退不甘。老师对我说,这是一个关口,千万别停下,再上一个台阶或拐个弯就好了。
正遇上十一假期,我们举家驱车来到了无锡的无名小镇。穿过弯曲蜿蜒的小径,我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的盛唐。传统的唐朝的建筑,错落的花草灌木,潺潺流过的清澈细流……这次第,让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乎猜想的,没有人造古镇的商业气息,没有打着“传承”名义的“业务”贩子,没有为了博人眼球的违和招牌。这里,肆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和煦。
一个拐角,卧着一家茶店,有位穿着素净棉布衣裙的姐姐正在沏茶,她的边幅有种江南女子的温婉贤淑,执着茶壶的手也是软软的,真是“窈窕淑女”“纤纤素手”,动作像是一阵风般柔柔,我忍不住问道:“姐姐,你在这里上班吗?”
“对啊,这本是我爷爷的店呢。”姐姐笑盈盈地看着我,慢条斯理地放下手中的茶壶。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人不自觉地沉醉,我的心底也和浸了蜜一样平常甜。“这里觉得客人不多,为何不到大城市去发展呢?兴许能够赚得更多。”她品一碗茶汤,笑得纯粹,“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江南,到大城市,就舍本逐末了啊!
”
这一刻,我才惊觉,要感悟到江南的韵味,整颗心就得要浸入潺潺的流水中,得要撇去世俗的想法,这样才能学会这动人的一颦一笑,演绎出江南舞曲的动人。
我向四周望去:檐下的老媪在熬糖,等一个好甜口的小孩子;织布的师傅在穿梭,等一位心仪的美娘子;制伞的爷爷在劈竹,等一位有缘的雨中人;绣花的姨妈在引线,等一双得当的“绣花脚”……宁静,又美好。
那一刻,我彷佛完成了一个告别。
回到舞蹈房,我用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手中的花伞;用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用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小鹿般狂奔……从右手的指尖,一贯到左手的指尖,流淌着糖人的喷鼻香甜。“风细柳斜斜”,“水村落山郭酒旗风”……我的举手投足,力求展现诗歌的意境。
“好!
很好!
太棒了!
”老师欣慰地笑了,“舞蹈,‘灵气’很主要,但更主要的是‘熬得住’”。
在那段痛楚的“找觉得”中,我感到自己成熟了很多,我逐渐走进了舞蹈的天下。舞蹈能给人美的享受,更主要的是,能够淬炼人、滋养人。
学习舞蹈,乃至做任何事,一旦放下与苦对峙的动机,你的脸就会生动起来,你的灵魂就可以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