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翻译对照

一、邴原泣学《初潭集》

范仲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注释_初中生课外文言文精选阅读附译文 商务邮件范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央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由,(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随意马虎悲哀,穷汉随意马虎感伤。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一定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倾慕他们不孤单,二来倾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
”邴原进了学堂,学习非常努力。
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二、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子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好学习主。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坚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还是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韶光。
”董遇说:“应该用‘三余’韶光”。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便是三种空闲韶光。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韶光;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韶光;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韶光。

三、 考虑《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考虑之势,不雅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以为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旁边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更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连续)吟咏,伸脱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异。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主座,(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一直地做(推考虑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旁边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面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相互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四、 勤训《恒斋文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生平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恳更为主要的了。
以是邵师长西席说:“一天的操持决定于清晨,一年的操持决定于春天,生平的操持决定于勤恳。
”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聪慧、才能如此精彩,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风致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韶光,又何况在才干、风致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五、江乙对荆宣王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不雅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实在畏王之甲兵也!
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①逆:违反 ②不信:不老实,不可靠。

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探求各种野兽来吃。
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纭逃奔。
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周遭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
以是,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实在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六、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杨子曰:\公众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大众邻人曰:\"大众多歧路。
\"大众既反,问:\公众获羊乎?\"大众曰:\公众亡之矣。
\公众曰:\"大众奚亡之?\"大众曰:\公众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以是反也。
\"大众

译文:战国时期,杨子的邻人走失落了一只羊,动用百口大小四处征采,都没有。

邻人便来要求扬子家的佣人帮忙探求,杨子不解地问他:「为什麼须要动用这麼多的人来寻

找一只小羊呢?」他的邻人见告他说:「由于路上有太多的岐路了嘛!

不久,仆人回来,依然找不到小羊。
杨子就问他:「为什麼找不到呢?」仆人回答他:「由于路上有太多分岐的路线了。
岐路中又有岐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征采嘛!

杨子听完之后感概地说:「为学之道不就像岐路之亡羊吗?如果不能专心致力向学,就随意马虎迷失落在岐路当中。

七、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
②輮:烤。
③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
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
⑤挺:挺直。
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讨反省自己。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因循守旧。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波折而做成车轮,它的波折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纵然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波折使它这样的啊。
以是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差错了。

八、床头捉刀人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②,不敷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③刀立床头。
既毕,令特工问曰:\"大众魏王何如?\"大众匈奴使答曰:\"大众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
\"大众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
②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
③捉:握。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
站在坐榻边的卫士。
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译文:魏武帝曹操要接见匈奴的青鸟使,他自己认为容貌不好看,不能用威仪震服匈奴,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握刀站在坐榻阁下做侍从。
已经接见完了,就派特工,去问匈奴青鸟使:“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青鸟使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平凡;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青鸟使。

九、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快意②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大众不敷恨,今还卿③。
\"大众乃命旁边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
恺惆然⑥自失落。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②铁快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不雅观赏。
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④条干:枝条树干。
⑤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
⑥惘然:失落意的样子。

译文: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美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称的。
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快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瑰宝,说话时声音和神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就叫部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全球无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惘然若失落。

十、读书之要(朱熹)

大抵不雅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客气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不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复以众说相互驳诘,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大率缓步却立,处静不雅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此不雅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清洁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必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灯号,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讲授,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一样平常情形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彷佛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彷佛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至于那些对付文章意思有迷惑的,大家的辞吐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匆匆地在当中取舍。
先把个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壅塞,那么那些特殊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比较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从了。
再用大家的辞吐相互诘问回嘴,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精确或缺点,彷佛是对实在是错的,也将被"大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
一样平常情形下逐步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不雅观察动态的,像加工坚硬的木头,先加工它的随意马虎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便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洁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笔墨,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纵然韶光久了也不会忘却。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便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赖别人阐明解释,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纵然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十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三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④以水沃面。
每每粥⑤不继,日昃⑥始食。
遂大通\"大众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大众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大众

【注释】:①适:女子出嫁。
②世家:家世。
③南都:今河南商丘。
④辄zhe:总是;就。
⑤粥:稠粥。
⑥昃ze:日偏西。
⑦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⑧慨然:年夜方的样子。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落去父亲,家中穷苦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常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往后,常常评论辩论天下大事,不平不挠。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常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该活着界人忧之前先忧,活着界人乐之后才乐。

十二、卫人束氏

卫人束氏,全球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猫。
狸猫,捕鼠兽也。
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猫无所食,饥而嗷。
束氏日市肉啖①之。
狸猫生于若孙②,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唪,唪则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
狸猫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猫怖甚,对之大唪。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猫奋挪而出③。

【注释】:①啖:吃。
②若:及,至于。
③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译文:卫国有个姓束的,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
他家养了一百多只野猫。
这些猫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后来又把周围邻居家的老鼠捉光了。
猫没吃的,饿得喵喵直叫。
束家就每天到菜场买肉喂猫。
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小描。
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饱了就晒太阳,睡

十三、动筒尝于国学

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
\"大众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
”动筒曰:“师长西席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
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
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
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
④着冠:成年。
⑤岂合:怎么能。

译文:动筒曾经在国学入耳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
”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
”动筒说:“师长西席读书,怎么能不知道孔子的弟子成年的有三十个人,未成年的有四十二个人呢?”博士问:“你是根据哪篇文章知道的?”动筒说:“《论语》中说:‘冠者五六人’,五乘以六是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乘以七是四十二,加起来难道不是七十二个人吗?”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
博士无言以对。

1.“达者七十二人 ”的“达”是什么意思?

“达”:得志,显贵。
此处指在学识上取得较高成绩。

2.“经传无文”的“文”什么意思?

“文”:这里指笔墨记载 “据何文”中的“文”指文章

3.“博士无以对”的“对”是什么意思?

“对”:回答,对答。
“无以对”是“无言以对”的意思

4.动筒的说法为何引人大笑?

动简不理解古文中表示约数的语句的意思,只凭自己的独断曲解《论语》中的语句:《论语◎侍坐》中说道:“冠者五六人”指大约有五六个冠者;“童子六七人”指又有六七个童子。

十四、吴起为将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
人问曰:\公众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作甚而泣?\公众对曰:\"大众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去世,今是予又将去世也,吾因此泣。
\公众

【注释】①中山:国名。
②疽:毒疮。
③创:伤,伤口。

译文:吴起作为魏国的将军进功中山,士兵有罹病的,吴起跪地为他吸去的伤口的脓,士兵的母亲瞥见就哭了,其他的人问,将军对你的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呢,士兵的母亲说:“当初他的父亲有病时将军也是这样对待的,他的父亲为报答将军之恩战去世了,本日将军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他也会奋战而去世的,以是我才哭的。

十五、剜股藏珠

海中有宝山焉。
众宝错落其间,白光煜如也煜:读音yù,煜如,通亮的样子。
海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还。

行未百里,风涛汹簸,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
急沉之,否则连我矣!
”海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因剜股藏之,海波遂平。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译文:海中有座宝山,很多瑰宝错杂分布其间,白光照耀着。
有个海夫从这里觅得直径一寸的大宝珠,船载而归。
航行不到百里,海风大作,海涛彭湃簸荡,见一条蛟龙浮游沉没着,十分胆怯。

舟子见告他说:“蛟龙想要得到宝珠呀!
快把宝珠丢到海里去,否则,连累我们遭祸!
” 海夫想把宝珠丢进大海又舍不得,不丢又迫于蛟龙所逼,因而把自己大腿挖开,将宝珠藏进去,海涛就沉着了。
回到家里,把宝珠取出来时,大腿肉已溃烂,不久去世去。

启迪: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人要自重,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梦想钱财。
海夫的形象,足为追名逐利者戒。

十六、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
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控示曰:“此是细缕。
”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殊存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译文:从前有个狂妄的人,命令纺织师织丝绸,命令他要织得非常风雅美好。

纺织师特殊存心地织,纤细得彷佛眇小的尘粒,狂妄的人还不满意,嫌太粗。

纺织师很怒恼,就指向天空让他看:“这便是细微的丝缕。
”狂妄的人说:“为什么看不见?”纺织师说:“这丝缕非常细微,我们纺织工匠中最精良的师傅尚且看不见,何况是一样平常的人呢?”

狂妄的人非常喜悦,因而赏谢了纺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