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皆有诸多情结、情愫乃至情怀。
它们不仅不会随韶光的推移而淡忘、淡然,而且会弥久升腾,伴着光阴飘逝而愈发清晰、真切,时时时触及心灵的燃点,让人更加难以忘怀与释然。
比如,我与稿纸的悠悠情缘……

自从东汉蔡伦发明的纸替代了竹简,2000年来,纸的紧张用场还是书写。

信纸草稿纸学生作文_情长纸短我与稿纸的过命情缘 论文范文

上世纪8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回村落务农。
稍纵即逝似的一个闪念,祖辈与笔墨无缘的我,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开始了给县广播站投稿的“地下行动”。

听说投稿得用方格稿纸,但乡下只能买到横格双线信纸。
当时我灵机一动,便把上学时没用完的作文本撕开,将评语栏剪去,用来誊抄稿子,只管长宽不成比例,且豁豁牙牙似锯齿一样平常。

第一次见到方格稿纸,是在县城广播站的厕所里。
之前稿子都是偷偷寄出,一次,我准备直接送到县广播站去,并当面向编辑请教。
但门前徘徊半天没敢唐突进入,直到中午放工后,才忐忑不定地走进院内,把稿子从门缝塞了进去。

怕被人碰到问话,便到编辑室左侧的厕所假装解小便。
不想进去后面前一亮,“有幸”见到了被当作手纸用的稿纸。
只管点点污渍,但看得真切:纸质较薄,优柔光滑,微泛青色,绿色的方格平均工致,高下旁边留着空隙,末了一行方格左下边印着单位名称,右下边印着“180字”的字样。
这颇有些玄色诙谐的尴尬经历,成为我与稿纸的第一次“遇见”。

再后来,做了县委机关报的总编辑才彻底明白,之以是媒体用方格稿纸,是为了打算稿子的字数。
若字数打算不准,广播节目和报纸版面就无法编排。

那天从广播站厕所出来后,跑了县城三家百货商店,终于买到两本方格稿纸。
与广播站的稿纸比较,无论材质还是质量,都逊色很多。
拿回家用钢笔缮写,写出来的字老洇墨水;纸质脆,用圆珠笔稍一用力就戳出个窟窿,只好剪个小纸片用糨糊贴上重新写字。

听说新闻可一稿多投,于是,每写出一篇草稿后,我便一份份在方格稿纸上誊抄。

当时的写稿,在我彷徨迷蒙、阴霾笼罩的内心中,犹如一道绚丽的彩虹。
兴趣使然,一旦沉浸个中,写稿还不怎么犯愁,最头疼的是往方格稿纸上誊抄稿子,机器般地抄五份,夜里抄着抄着就到凌晨“半夜鸡叫”了。

听说稿纸中间夹上复写纸,用圆珠笔一次可以复写三四份,于是从大队司帐那里要了些复写纸。
但最苦恼、烦心的是破旧的桌面凹凸不平和方格稿纸高下格子对不齐,复写出的字“粗腿大棒”“出头露脚”或“缺胳膊少腿”。

同样是听说,在玻璃板上复写稿子更清楚,但上千口人的村落庄不可能找出一块玻璃板。
穷则思变,便在镇上设法找了块缺了角的废旧门窗玻璃,在上面复写。
事情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危险系数却陡增,胳膊好几次被玻璃划出血杠杠。
由于右手中指与食指长期捏圆珠笔用力复写,至今还能摸得出中指指甲左侧留下的凹痕。

投稿之初,篇篇如杳无音信,正当剖断自己“不是那块料”时,广播站的王小根编辑骑自行车到我村落寻遍大半个村落落,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我。
一番鼓励,如拨云见日,重燃写作信心。
自此,他还时时时寄来一两本稿纸。

对广播站的稿纸,我视若珍宝,只有以为写出了比较满意的稿子才用,就像当时的白面水饺,只有逢年过节才吃。
由于舍不得用,在屯子老宅的抽屉里,至今还珍藏着“没用完”的稿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先后到县直单位和县委宣扬部写材料、搞宣布、主编县报,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两个单位的稿纸分别是绿色300格和赤色240格。
这期间,在这两种方格稿纸上,用我有限的智力尽情渲染,通过笨拙的笔触,为宣扬奇迹略尽绵薄之力,也曾得到过几十项褒奖和名誉。

这两种稿纸,曾经是我魂牵梦绕、情绪所归和一贯守望的田园,至今仍视为神圣的丽人。
我以笔为犁,在上面耕耘不辍,一起走来,虽未成名成家,却谋了个养家糊口的“饭碗”。
今年疫情期间宅在家中胡倒腾,又翻出书橱内压箱底的一大摞稿纸,一股暖流油然升腾。

在县委从事新闻宣扬12年,与各媒体联合采访、写稿,收成的不仅是百余篇报纸的头版头条,当然还有没用完的报社的方格稿纸。

省、市委机关党报的方格稿纸都是自己印刷厂设计印刷的,材质是看起来有些古色古喷鼻香的新闻纸,显得厚重、典雅,颇具格调和文化气质、秘闻。
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起来,柔中带韧,游刃有余,格外有质感和手感。

对这两家报社的稿纸,写新闻我一样平常不舍得用,紧张用来誊抄散文、随笔之类的稿子,或用于给同学、朋友写信。
夜深人静,心声心语自由惬意地流淌,笔在尽情倾诉,纸在静心谛听,那笔尖在纸面上“沙沙”的细微摩擦声,宛如彷佛二者温情的絮语。

那一行行格子写满字后,恰如故乡田地里种的一垄垄玉米、花生和地瓜。
而这种耕耘,可以夜深人静,默默躬行,免却了栉风沐雨、日晒雪打。

信息时期到来,几千年的纸笔文化涌现危急,键盘和屏幕基本代替了笔和稿纸。
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学会了打字,竟十几年不用稿纸起草、誊抄稿子了。
如今,写稿键盘一敲,为所欲为;媒体早已不用数格子打算字数了;投稿用E-mail或微信瞬间到达,还能实时互换修正见地。

自己并非抱残守缺之人,但出于对稿纸的情有独钟,还是怀念、流连于纸与笔打得“火热”的年代。
现在明晃晃的屏幕、千篇一律的字体,始终找不到用稿纸书写过程中的那种意见意义、情调、意境,以及横竖撇捺的张弛有度与笔底生花。

大概,书写表示在稿纸上所表达的情绪,不仅包含在笔墨的表述里,也蕴藏于字迹的游弋中。
某日,朋友寄来几包糖果,附带一页用稿纸写的亲笔信。
那乍看潦草,细不雅观隽秀、刚柔相济的熟习字体和诙谐调侃的措辞跃然纸上,字若其人,宛如彷佛“见字如面”,早已升腾为一种思念和温情;字里行间,也读出对方书写时一种超越笔墨的情绪。
倘若换成打印的信件,饱含的情绪便会缺少色彩的表现。

命运女神的牵线,使我与稿纸结下了“过命”情缘。
她陪伴着我人生的青春岁月,让生命变得富有活气和光彩,让内心更加丰盈,给了我洞察天下与思虑人性的平台,为我铺设了一条通向空想的人生道路。

情长纸短。
如果没有稿纸的“铺垫”与“渲染”,我可能至今走不出沭河岸畔家乡那片厚重的故土……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