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大的打年糕体验活动 高桥镇政府供图
王升大博物馆 可看、可玩、可吃
王升大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最初,宁波人对它的印象是王记米店,“王升大”的名字来源于“升大粮足,老少无欺”。改革开放后,王贤定作为米店创始人王兴儒的后人,一步步将这家老字号建玉成国有名的企业。同时,王升大并未放弃传统工艺,并被列入宁波市级非遗名录。王升大博物馆坐落在高桥新庄村落。三层小楼里,既有农耕文化展示,也有传统粮油加工技艺的展示。往来体验和品尝老宁波味道的人相继而来。
据副馆长刘英先容,王升大不仅仅是一家食品企业,也承载了很多人的“老底子宁波影象”,“像全国公民都认可的宁波汤圆,它的根就在高桥”。与展览配套的,是王升大多项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展示,“我们创办了一个米食节,根据十仲春季候宁波传统美食,来向大家开放体验和展示。这是老年人的回顾,也可以帮年轻人理解我们宁波的地域文化。”刘英说。
不同季候时令,老宁波传统吃食是不一样的。“正月元宵裹汤圆,仲春上学状元糕,三月清明做青金团和黑饭,四月立夏做粉蛋,五月端午碱水粽,六月消暑水塔糕,七月早稻灰汁团,八月中秋王记太婆月饼,玄月九重阳糕,十月小阳春做小皇糕,十一月冬至酱板汤果、擂沙尖,十仲春搡餽搡年糕。这都是宁波传统米食。参加米食节的朋友可以制作、品尝,参与个中,理解得更深。”刘英先容。
王升大不仅仅是浙江百年迈字号,也在2014年被评为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教室资源基地、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6年获评宁波市5A级社会组织,另有多项干系名誉称号。作为非遗技艺传承,王升大不仅在博物馆里有展示,在各种全国性的食博会上,也每每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去年整年我们参加各种展会活动达到了150场。作为一家民营博物馆,具有一定的社会任务,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做到让展览可看、可动、可玩、可吃,这不仅是让现在人看到传统食品的出身过程,更主要的是传播我们具有地域特色的粮食文化,传播节约粮食的理念。”刘英说。
耕泽石刻博物馆内的石狮子 郑乔 摄
耕泽石刻博物馆 满院石刻都是满满的回顾
耕泽石刻博物馆也是高桥一家民营博物馆。顾名思义,这里的镇馆之宝和紧张藏品都是石刻。除了展厅,这里还有面积不小的庭院、水景。大到石碾、桌子、凳子,小到石狮子等,馆里搜罗万象。馆长戴文土网络各种石刻20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讲,“半辈子都在跟石刻打交道”。戴文土自己做石制品买卖,产品远销外洋。20多年前从城市改建的工地拉回第一车没人要的老石头至今,戴文土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石刻已有7500件。
藏品当中,“紫气东来石匾额”是近代书法家赵叔孺的真迹,兜兜转转终于被戴文土收藏;院子里的万井桥是潘火村落旧村落改造时原装转移到这里;光绪年间进士忻江明的故居从鄞州区下应移来。除以上藏品,戴文土面对满院满屋的石刻,每一个对他来说都有故事。“像这些石狮子,有明代的,有清代的,还有宋代的。每一个朝代的狮子雕刻风格都不一样。清代的最华美,明代的最严明。”戴文土先容说。展示区域院落的一角,还有一套唐代的石桌、石凳。“古代产石的地点,成品出来往后它运不到很远的地方去。石桌便是我们宁波本地产的。按照工艺和产地的推断,它便是唐代宁波出品。”
非遗与文创结合,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但石材文创不好做。“没什么人来学,儿子都不喜好。实际上石制品在新屯子培植的过程中,可以大量运用。”戴文土说道。海曙区民营博物馆协会成立3个月了,戴文土被保举为第一届会长。“仅在高桥就有好几家民营博物馆,它们各有特点,保留的是我们高桥,乃至宁波地方文化的根,也是文化自傲的来源。博物馆能够留住历史,并且见告人们历史的样子,是一件很故意义的事情。”戴文土说。 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