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别人问我的朋友一个问题:你整天嘻嘻哈哈的,快乐的很,你为什么那么快乐?
我听了朋友的朋友这个问题,心想:快乐需要理由吗?快乐是由你从心底里发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态。红军经历了万里长征,眼看三军即将会师、革命即将胜利,他们能不快乐吗?数学家在浩瀚的题海中钻研数学题,一道道数学难关即将闯过,答案即将找出,他们能不快乐吗?难道说,昨天你没交作业你就不快乐;今天被别人耻笑你就不快乐?不是这样的。快乐不是彩虹,一眨眼,什么颜色都不见踪影了;快乐不是朝露,一过时,就无法采集;快乐不是过眼烟云,一吹风,就烟消云散了。
但凡是快乐的事情,不一定是在环境良好的地方发生。快乐是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里产生。重要的是,你会不会捕捉、会不会采集、会不会分享。
假若,在某个贫困山区的一户人家中,兄弟姐妹都健康、长辈们都健在,只是钱常常入不敷出。尽管如此,但他们的生活也十分的幸福、快乐。为什么?因为亲人们都健在,总比在印度洋大海啸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亲友、兄弟姐妹的灾难者们要好上几千倍、几万倍。你说,你能不快乐吗?
世界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快乐的发现。只要你仔细寻找,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要不要快乐?
第二篇:发现快乐
我们每天都会发现许多东西 ,同样一定会从发现中得到快乐。曾经我发现马铃薯会在盐水中浮起来,这个发现虽然很小,但是让我得到了许多的快乐。
在一次科学课中,老师让我们预习“马铃薯会在盐水中浮起来吗?”这一课。一回到家我就马上拿出科学书,还准备了一个较小的马铃薯和一包盐,一个饮料瓶开始做实验。
首先我把饮料瓶剪开又灌满水,然后我放了一勺盐,马铃薯没有浮起来,我又加了一勺搅匀,马铃薯3依然没有浮起来。后来,我又一勺一勺地加照样没浮起来,马铃薯真像一个赖床的小孩子,太阳都晒屁股了,兴趣也渐渐消失了。妈妈突然走过来给了我一鼓励让我的兴趣又渐渐地返回了我的心里。让我又一次自信十足地开始做实验了。
我决定不用勺子而直接倒,这样应该会快点浮起来。真是黄天不负有心人啊!让我的实验在慢慢地接近成功了。最后,我把一包盐都倒完了马铃薯才平平地躺在了水面上,我的实验也终于成功了。
后来我在想,如果我当时半途而废的话,我也一定不会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第三篇:发现快乐
快乐如同散落在时间里的玉石,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人生如同一曲华美的乐章,时而流畅,时而千回百折,时而舒缓,时而起伏跌宕。快乐游走在这舞动的旋律中,期待你搜寻的目光。
康庄大道人人都想走,一帆风顺的生活人人都想拥有,春风得意之时快乐似乎充盈着整个世界,连空气都似泡在蜜糖中,快乐俯拾即是。
顺风顺水的生活只是人生历程中一段短暂而美好的片段。毕竟,平淡乃人生常态。
平和的生活如一杯白水,无论多少都只是淡淡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循环,使每一天都似乎是前一天的复制品。相似的生活在延续,热情被磨去,冷漠充斥着心灵。我们冷眼看待世界,看待悲欢离合,宛若局外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快乐则是尘封记忆中一个渐渐被遗忘的词。有多少人能品出白开水中流动的甘甜呢?
这时的快乐则需要细心的观察,慢慢的寻找,于细沙中淘出不菲的黄金,怀着一颗欣赏的心去观察生活,摒弃漠然,生活会更加引人入胜。善于收集那些微小的瞬间、片段,世界会更加绚丽。快乐浸透在生活的缝隙中,需要你细心的搜寻,耐心的收集。
平静的海面总有一天会掀起惊涛巨浪,平淡的生活也总会有电闪雷鸣的那天。
苦难总是毫无预兆的袭来,令人措手不及。生活被击碎,乱成了一锅粥。迷惘、无措、痛苦、失望……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而来,将你包围,淹没。“快乐”是一个你想都不敢想的禁忌,似乎快乐注定与苦难绝缘。
但子瞻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太白道出了“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霍金说出了“我还有三个手指可以动,我还有大脑可以思考。”虽历经苦难但仍要乐观面对,用心体味苦难中蕴藏的快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痛苦与快乐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没有了痛苦,快乐亦不能称之为快乐,就如同画家所言:“没有痛苦人们更看不见快乐了。”我们生活在忧伤与快乐中,痛并快乐着。
正如张闻天所说:“人生要有意义只有发扬生命,快乐就是发扬生命的最好方法。”用心去感受,去寻找那掩藏在生活中的快乐,用它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四篇:发现快乐
“当我站在水面,拉着绳索,而随船飞驰时,我简直快乐得要哭出来了,我从没想到滑水是这样快乐!”
朋友告诉我时,眼睛仍闪着亮光,在他三十多年的生命中,这一个发现,简直比发现一个金矿还叫人快乐,“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发现了自己禀赋的潜能,发现了新的乐趣……”
我想人生中许多的发现,都能带来类似的喜悦,像婴儿的第一句话语,新学会的一首歌,或是刚学会的技艺……这一种由内在的意愿而化成事实的振奋,实在是人性中的至关!
瑞士心理学家容氏曾将人类内心的探索与发现称之为个人成长的过程。然而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成就,都得先由内心的意愿与组织开始。一个人若是内心荒芜,毫无头绪,自然无法成事。汤因比曾说过:'个人内心的发展,经由外人的行动,才造成了人类社会的成长。"正是如此。
发现内心的自我,而发展成自我的人格,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儿童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必须从不断的赞关与肯定中,得到鼓励。别人的赞美与批评,都是外在的因素,我们不能永远依赖外来的评判来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的探索、发现才能接近真正的自我。一个成长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优缺点;越不会受外界的干扰,也越能明白内心的世界,而能控制自己的喜乐。脱离了童稚的依赖心理,心智才能成熟快乐。
对于写作的人而言,最能感受到的是创造的快乐,在创造的过程中,多少的沉思与煎熬,通过心灵的整理,而使之结晶呈现。艺术作品与文学创作一样,有福至心灵的佳作,也有勉强凑成的败笔,去芜求精,惟有从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去求得,而自己往往第一个领略到这种快乐。别人的赞美。批评,其实都是外在的形象,真正最了解自己优缺点的,还是自己。能丢弃败笔而保留真迹就是成长。人类在追求圆熟通达的途径中,必然也会有许多失望,在这不快乐的背后,正是快乐的源头。能丢弃一些否定的。消极的感受,才能有空间去接纳新的发现。快乐的最大秘诀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而不是去跟随别人、模仿别人"
发现,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同时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谈交流。善待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有机会有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机会,能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这个感觉,化成行动,成了事实,就是内心充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