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用工企业和劳动者守法意识,协助企业及时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帮助企业招录员工,协助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指导企业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协助企业办理有关社会保险事务,调解企业用工纠纷、劳资纠纷,帮助企业处理工伤事故。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在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指导企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

  2、帮扶单位安排。人保系统每个职能部门至少挂点帮扶一家企业,鼓励一个职能部门帮扶多家企业,具体安排按遂人社字[20XX]1号文件执行。

人保工业发展活动方案范文 生活范文

  (牵头单位:就业促进股)

  二、大力开展劳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的能力。

  1、以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为目标,开展劳动者岗前培训工作。对从事电工、汽车维修、保育员等有从业资格的限制的职业,要通过培训使劳动者具备从事该职业的基本技能,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实行自主就业。对维修、宾招、家政、计算机操作等通用工种,由劳动部门或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后,直接推荐到企业就业。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牵头单位:就业促进股)

  2、以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为目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针对制鞋、制衣、电子等流水作业,需求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新员工培训,使劳动者能尽快熟悉工序,提高劳动效率;针对制药、冶炼、家俱制作等一些技术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的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后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员工,免费办理职业资格证书。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建立由政府资助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单位:就业局、就业促进股)

  3、促进校企合作,由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开设对应专业或课程,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规划方案《人保局工业发展活动方案》。校企双方创造条件,互建培训或实习基地。(牵头单位:就业促进股)

  三、创新招工模式,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县内企业就业。

  1、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围绕农民工转移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思想文化建设、党团活动等方面开展服务。协助解决农民工经济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技术进修、养老保障等社会问题,使农民工在县内能实现绿色就业、素质就业、安居就业。吸引县内外劳动者到我县企业就业,逐步把农民工培养成产业工人。

  2、加大招工宣传力度,切实做好企业用工与农民务工的对接工作。县劳动就业部门要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向基层延伸。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网上数据采集和就业信息动态管理。提高动态监测水平,准确掌握农村劳动力动态流向,及时协调解决在招工和输送人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乡镇劳动保障所要结合已建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对各村劳动人口进行登记,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要进一步掌握其去向,尽量挽留到县内企业工作。对愿意到县内企业工作的劳动者,要从一出家门就开始帮助与服务。

  3、充分利用校企对接的契机,在企业用工紧缺时,动员技工学校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企业工作。

  (牵头单位:就业局)

  四、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1、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变“被动受案为主动出击”抓好日常监察执法工作,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费征缴、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进一步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帮助建立企业文化,实现人性化管理。(牵头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2、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化解劳动纠纷。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重点推进小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和履约率。健全县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动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园区、乡镇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动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建立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力争300人以上民营企业的调解组织建设比例达到30%,60%以上的乡镇设立基层调解组织。建立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应急调解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力度,落实“一法两规则”,加快仲裁办案标准化进程,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3%以上,调解结案率保持在70%以上。(牵头单位:劳动关系股)

  五、工作要求

  1、成立县人保局工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落实各项工作。

  2、各牵头单位要立足本职工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精心组织,切实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