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仇敌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血气之勇,不敷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首相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翻译_初中语文2017年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考题分析 申请书范文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血气之勇,不敷尚也/风力虽尚劲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登首相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3分)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当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疆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打算,屡次建立战功。
(他)常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突入敌阵,仇敌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伟大,士大夫同等夸奖他,而且特殊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研讨古今变革,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夸奖他贤良。

参考答案:

9、A

剖析:A、“是时西边用兵”,意思是这时西边正在打仗,“是时”是这时之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出自课文《口技》,意思是就在这时,妇女手拍婴儿的声音,“是时”同样是这时之意。
故意思相同。

B、“常被发面铜具”,意思是常常披着头散发,脸上戴着铜具,“面”这里用作动词,是脸上戴着之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出自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是能够当面责怪我的差错的,受上等褒奖,“面”是当面之意。
故意思不同。

C、“士大夫翕然称之”,意思是官员们同等夸奖他,“翕”是同等之意;“往来翕忽”,出自课文《小石潭记》,意思是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是迅捷之意。
故意思不同。

D、“血气之勇,不敷尚也”,意思是有勇无谋,不敷以推崇,“尚”是推崇之意;“风力虽尚劲”,出自课文《满井游记》,意思是风力虽然还很强劲,“尚”是还的意思。
故意思不同。

10、登首相/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利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形,对1处给1分。

剖析:首先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是最主要的;其次,可以依据动宾构造来划分,“登”、“书”、“配”、“为”都为动词,加上后面的名词,组成句子。

11、由于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每对1处给1分。

从“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仇敌畏慑,无敢当者”可看出他作战骁勇;从“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可看出他博古通今;从“立大功,登首相”可看出他辅佐朝政,以是被天下称贤。